茶肆大堂的中央,管店腾开一张桌子,白纸展开,并吩咐侍女为李瑄研墨。

    在此期间,李瑄沉住气,一声不吭,像是在思考诗文一样。

    “郎君请!”

    墨磨好后,管店向李瑄请道。

    “春雨贵如油,在朱雀天街,正好琢磨一首诗,今赠予王补阙,题名为《早春赠王补阙》。”

    李瑄入座执笔,说话的同时,写下诗名。

    他是用楷书写字,但毛笔字写得不好,题目刚写下,周围的人嘘声一片。

    文人们心中无不鄙夷,这么差的字,能写出诗吗?

    但顾及李瑄的身份,不敢大声指责。

    王维则颇具兴致,精通书法的他看出李瑄落笔的时候,把心神沉浸在点画之中,非常认真,没有一丝敷衍。

    如果肯勤学苦练,将来一定不差,李瑄还年轻。

    李瑄知道自己的字还不成熟,明白观者在心中嘲笑他。

    但他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地将后世韩愈的惊世名篇写出。

    在李瑄看来,此诗正应其景。

    王维是“文坛领袖”,交友广泛,如果诗能得到他的认可,他必然可在文坛扬名。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李瑄一句写完,周边的文人不自觉地读了起来。

    只是开头的七个字,惊艳所有人。

    把窗外朱雀街上的小雨,比做酥油,灵巧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