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合后的张寻身边已经有近五千人了。有了这些人马后,他的心中底气更足了,然后,便命令众人加速向长社方向而去……

    此时的长社城外,黄巾大营连绵十数里,粗略估计黄巾应有兵马十万人。

    而在城内的官军应还有约三万兵马,不过,这三万人马还包含了袁绍和袁术两兄弟的近五千人马。此时的官军大营内,皇甫嵩还有近两万人,而朱儁手下还剩约五六千人,还有近千人马则是佐军司马孙坚的。

    如今这些人都被死死的困在了城内。要说最郁闷的还是二袁两兄弟,他们本来是在家族的安排下,前来捞功劳的,没想到,这功劳没弄到,反而有可能把小命送在这儿了。一时间,他们心里无比后悔,悔不该为了贪念功劳,而将自己置于如此险要之地。按他们的出身,迟早能得到好的官位,现在这样,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站在城头的皇甫嵩目光看着远处的黄巾大营,心中充满了忧虑,他们被黄巾围困有近二十天了,再这样下去的话,不说粮草告急,就是对军中的士气也是很大的打击啊。

    随后,皇甫嵩收回目光,向身边的众人问道:“各位有什么破敌办法啊,尽管大胆直言!”

    “这……”

    众人听见皇甫嵩的问话,顿时哑巴了,他们若有破敌办法,早就说了,哪会等到现在啊。

    皇甫嵩也是病急乱投医,见众人都没有回应,止不住的叹了口气。

    这时,右中郎将朱儁略带歉意的说道:“义真,都怪某一时大意,被贼匪所败,若不然,吾等也不会有如此险境了。”

    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听见,心中更是一阵腹诽:“你个老东西现在知道错了,早干嘛去了,没本事就给年轻人让位吗?占着茅坑不拉屎,这下好了,大家都可能再也上不了茅坑了……”

    二人心中早已经问候了朱儁的祖宗十八代了。

    皇甫嵩见朱儁又在责怪自己,连忙劝解道:“公伟不必责己过甚,胜败乃兵家常事,相信会有破敌之策的。对了,陛下已经令城门校尉张寻前来长社救援,张探花屡次大破贼匪,堪称良将,有他前来相助,吾等的胜算便会更大几分了。”

    朱儁听见皇甫嵩提到了张寻,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连忙兴奋的说道:“对对对!差点忘了探花,探花文武双,乃是我朝少有的年轻俊杰,看来,吾等破敌有望矣!”

    朱儁刚说完,这时,在一旁的袁术小声的嘀咕道:“指望张寻来救可是痴心妄想了,别说他没这个本事,就是有,凭他手中的那点人马又能如何?何况,他现在被冀州的贼匪死死拖住,恐怕已经自身难保了吧。”

    听见袁术说完,旁边的一众校尉们也都大点其头,这些人基本都是军中的高级将官,官职并不比张寻低,见到张寻屡立战功,这些人心中也眼红不已。在他们想来,张寻之所以能履次破贼,无非是运气好,再加上贪占了别人的功劳,才名气大盛的。毕竟,谁都知道,张寻深受灵帝器重,因此,别人再怎么样都要给张寻点面子。最后,才让张寻这家伙走了狗屎运。

    听到众人的议论,一旁的孙坚也对张寻有些不屑一顾,他一向自负于自己的武勇,战阵之事也颇为熟悉。因此,便就没把张寻放在眼里。

    这时,袁绍听见袁术正在说张寻的坏话,于是,便想找个机会好好的说教一下袁术。

    只听袁绍说道:“公路且莫胡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