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寺内已经没有僧人能长久处于论道之音的范围内,即便是慧同也早早的就离开范围,和方丈大师等人一起在外围各个大殿打地铺了。

    这可并非是听过之后睡一觉就能再听的,没有修行磨合,再次强听则可能后面的捞不着,前面的也都忘却,属于得不偿失了,而且越到后面就越深奥,用句市井之言概括来说可以形容为“根本不是人能听的”。

    时间到了十一月上旬,佛印老僧和计缘的这场论道才停了下来,双方各有收获,也需要将今时所得好好消化,转化为修行或者修心上的助力。

    两人声音停了,但大梁寺上下已经厚如雾气的朦胧感却并未消去,即便以计缘和佛印老僧的视角看来,这雾中依然异像丛生,有佛子行走,有龙蛟飞舞,亦有天落星辉地生莲花。

    佛印老僧和计缘都从蒲团上站起来,一个行佛礼,一个拱手作揖。

    “与先生一场论道,胜过百年修行!”

    老僧的声音平静中带着不可抑制的喜悦,计缘也笑意满面的回应。

    “大师过誉了,与大师论道一场,计缘收益何止百年!”

    两人都是恭维,但两人说得都是实话,甚至计缘和佛印老僧都有种感觉,若是前者和一位真仙,或者后者和另一位明王论道一场,都未必有这次论道的收获深。

    只能今时今日,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是可遇而不可求缘法。

    时间正是黎明,太阳才露了边角,东方的天边才有一道朝霞的金线。

    老僧望向寺院钟楼的方向,再看看周围雾气,随后才对着计缘道。

    “你我二人所留残念不可不消,今日这大梁寺晨钟,先生可要撞?”

    计缘笑着摇了摇头。

    “还是留给大师撞吧,毕竟,这大梁寺今后也算是大师其中一个小法场。”

    “呵呵呵,以后未必会小!”

    佛印老僧慢慢走去,计缘则站在树下并未离开,片刻之后,大梁寺久违的钟声响起。

    “当~~~~当~~~~当~~~~当~~~~”

    钟声悠远非常,除了传遍整个大梁寺,更是传出寺外,传到乡野传到农村,甚至隐约传到了同秋府府城。

    随着钟声响起,寺院中朦胧中显出光怪陆离的雾气也终于渐渐消散,但计缘认为这雾气并非真的消弭了,若是某天因为天气条件使得大梁寺起雾,说不准还会有神异怪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