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落双手握拳平放于桌面上,正襟危坐,一如十多年前,年轻时的模样。
随着先生弟子走了一茬一茬,课堂也有了一些变化。
在屋子的正中间多了一幅木刻画像,刻的是一个头戴纶巾的长袍儒士像,画像的一侧刻着“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另一侧刻着“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以往这学塾的教书先生还是他的先生时,是没有这画像的,冬落也是后来才知道这天下的学塾,每一间都要挂上这么一幅画像。
当时的屋子两侧只有一幅对联,也不知道是那一任教书先生留下的,写的是“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如今这幅对联还在,只是已经褪色不少,但冬落还是能从从其上找到一点孩童时留下的印迹。
冬落咧嘴一笑,似乎想起了以往美好的少年时光。
除了这幅原有的对联之外,两旁的柱子上又多了一幅对联,“世上本无常
照月,天边还有再来春。”
冬落想这幅对联应当是赵立人的手笔吧!也只有他这种在起起落落间呆过人才有这样的心境,写的出这样有深意的对联吧!
无常照月,有再来春。
居庙堂之高的人,对官场的起落无常,应当是最有体会的,也是最常见的。
冬落坐直了身体,看着那一幅木刻板图发呆。
十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当年的先生还有同窗怎么样了。
十多年前的最后一堂课,他还是没有想明白,人什么都能做,为什么就不能做自己呢!
只不过他现在不纠结这个问题了,不是他想明白了,只是他觉得想与不想没多大意思了。
……
赵立人做好饭食之后,没来由的想起之前在庭院中的那个少年来,也不知道走了没有,鬼使神差的他便往学塾中走来,若是没有,倒是可以留下来吃个饭什么的。
赵立人看着端坐在坐位上的少年,面带微笑的说道:“少年,你也曾在这学塾里上过学吗?”
冬落点了点头道:“上过的。”
随着先生弟子走了一茬一茬,课堂也有了一些变化。
在屋子的正中间多了一幅木刻画像,刻的是一个头戴纶巾的长袍儒士像,画像的一侧刻着“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另一侧刻着“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以往这学塾的教书先生还是他的先生时,是没有这画像的,冬落也是后来才知道这天下的学塾,每一间都要挂上这么一幅画像。
当时的屋子两侧只有一幅对联,也不知道是那一任教书先生留下的,写的是“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如今这幅对联还在,只是已经褪色不少,但冬落还是能从从其上找到一点孩童时留下的印迹。
冬落咧嘴一笑,似乎想起了以往美好的少年时光。
除了这幅原有的对联之外,两旁的柱子上又多了一幅对联,“世上本无常
照月,天边还有再来春。”
冬落想这幅对联应当是赵立人的手笔吧!也只有他这种在起起落落间呆过人才有这样的心境,写的出这样有深意的对联吧!
无常照月,有再来春。
居庙堂之高的人,对官场的起落无常,应当是最有体会的,也是最常见的。
冬落坐直了身体,看着那一幅木刻板图发呆。
十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当年的先生还有同窗怎么样了。
十多年前的最后一堂课,他还是没有想明白,人什么都能做,为什么就不能做自己呢!
只不过他现在不纠结这个问题了,不是他想明白了,只是他觉得想与不想没多大意思了。
……
赵立人做好饭食之后,没来由的想起之前在庭院中的那个少年来,也不知道走了没有,鬼使神差的他便往学塾中走来,若是没有,倒是可以留下来吃个饭什么的。
赵立人看着端坐在坐位上的少年,面带微笑的说道:“少年,你也曾在这学塾里上过学吗?”
冬落点了点头道:“上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