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脸涨得通红,指了指画满壁画的墙壁。“我已经用过饭了,是陪束草师的弟子来欣赏壁画的。”
这时,跟在李再兴身后的小和尚智远抢先一步迈了进去,双手合什,说道:“休得无礼,杜君是陪师叔来赏画的,让开!”
僧人吓了一跳,抬头看到跟在杜甫身后的李再兴,立刻换上了一副笑脸:“原来是师叔祖大驾光临,快请坐,快请坐,我马上给师叔祖奉茶。”一边说着,一边一路小跑的进了里屋。
李再兴耸了耸肩,笑道:“看来我师傅的辈份不低啊。”
杜甫讪讪的笑道:“束草师其实并不算寺里的僧人,但是他显过神迹,你二师兄在寺中多年,地位超然,和寺里的主持平辈,你的辈份自然也会高一些。”他看了一眼那些僧人的背影,有些拈酸的说道:“想不到今日能借着贤弟的光,喝上一杯香茶。”
想着杜甫刚才差点被人轰出去的窘境,李再兴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拍拍杜甫的肩膀:“杜兄,别看他们自称是佛门弟子,其实还是俗世中的势利人,何必与他们计较,平白坏了自己的心情。来来来,这幅画笔法遒劲,线条流畅,衣带轻柔,宛若当风,想必是名家所画……我勒个去,吴道子的画?”
看着眼睛瞪着溜圆的李再兴,杜甫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贤弟也知道吴道子的大名啊,不错,这幅《智度论色偈变》正是吴道子的手笔,这些偈也是吴道子亲笔所写。”
李再兴无语了。这菩提寺果然不简单啊,画圣吴道子的画就摆在食堂里?这些僧人可真有福气,天天对着吴道子的画吃饭。可惜这幅画传不到后世,否则肯定是国宝级文物。吴道子号称画圣,真迹却少而又少,以至于后人只能靠一些临摹之作想象他的绝技。
看着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看着那一根根遒劲的线条,庄严却又不失生动的佛像,嘴角带笑,面容慈悲的菩萨,李再兴忽然有些心痛。他不知道这幅画是什么时候毁掉的,也许是安史之乱,也许是黄巢之乱,也许是一场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的战乱,中国历史上的战乱多得胜不胜数,谁知道有多少珍品毁于战火之中。
真是可惜啊。华夏号称五千年文明,可是真正能保存千年以上的文物恐怕都是稀世珍品了,中国人追慕汉唐,又见过多少真正的汉唐文明?
李再兴站在壁画面前,思潮起伏。
杜甫见他入神,还以为他在欣赏画作,也不打扰他。这时,一个中年肥胖僧人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个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小和尚。小和尚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茶碗和碟子。在他们身后,刚才那两个杂役僧一个提着大铜壶和炉子,一个提着两张矮榻,行走如飞,像打仗一般。
肥胖僧人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李再兴身后,正要说话,杜甫摆了摆手:“大师,李君正在欣赏吴道子的话,你们不要打扰他。”
肥胖僧人一看到杜甫,脸色顿时一沉,听了杜甫的话,随即又换了一副笑脸。他摆手示意杂役僧放下铜壶和炉子,去做自己的事,又让小和尚张罗着煮茶,自己陪着笑脸凑到杜甫身边:“杜君,我师叔对书画这类文事也有研究?”
“这倒没听他说。”杜甫笑了笑:“不过,我刚才和他一起吃饭的时候,似乎他对诗人画家并不陌生。”
“哦,原来是这样。”僧人圆圆的脸上露出了油腻腻的笑容:“看来我们这位小师叔不仅有武艺,而且颇知风雅之事。怪不得和杜君一见如故。”
“他不仅和我一见如故,还和故翰林学士李青莲是忘年交。”
僧人眨了眨眼睛,没有再说什么,可是神色之间却多了几分客气。
李再兴看了一会儿画,这才回过神来:“这样的大作,寺里还有吗?”
“有。”肥胖僧人抢在杜甫前面凑上前面,堆着一脸谄媚的笑:“旁边还有一壁《礼骨仙人图》,佛殿里还有一幅《消灾经故事》,皆是吴道子所画,师叔,我领你去看?”
这时,跟在李再兴身后的小和尚智远抢先一步迈了进去,双手合什,说道:“休得无礼,杜君是陪师叔来赏画的,让开!”
僧人吓了一跳,抬头看到跟在杜甫身后的李再兴,立刻换上了一副笑脸:“原来是师叔祖大驾光临,快请坐,快请坐,我马上给师叔祖奉茶。”一边说着,一边一路小跑的进了里屋。
李再兴耸了耸肩,笑道:“看来我师傅的辈份不低啊。”
杜甫讪讪的笑道:“束草师其实并不算寺里的僧人,但是他显过神迹,你二师兄在寺中多年,地位超然,和寺里的主持平辈,你的辈份自然也会高一些。”他看了一眼那些僧人的背影,有些拈酸的说道:“想不到今日能借着贤弟的光,喝上一杯香茶。”
想着杜甫刚才差点被人轰出去的窘境,李再兴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拍拍杜甫的肩膀:“杜兄,别看他们自称是佛门弟子,其实还是俗世中的势利人,何必与他们计较,平白坏了自己的心情。来来来,这幅画笔法遒劲,线条流畅,衣带轻柔,宛若当风,想必是名家所画……我勒个去,吴道子的画?”
看着眼睛瞪着溜圆的李再兴,杜甫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贤弟也知道吴道子的大名啊,不错,这幅《智度论色偈变》正是吴道子的手笔,这些偈也是吴道子亲笔所写。”
李再兴无语了。这菩提寺果然不简单啊,画圣吴道子的画就摆在食堂里?这些僧人可真有福气,天天对着吴道子的画吃饭。可惜这幅画传不到后世,否则肯定是国宝级文物。吴道子号称画圣,真迹却少而又少,以至于后人只能靠一些临摹之作想象他的绝技。
看着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看着那一根根遒劲的线条,庄严却又不失生动的佛像,嘴角带笑,面容慈悲的菩萨,李再兴忽然有些心痛。他不知道这幅画是什么时候毁掉的,也许是安史之乱,也许是黄巢之乱,也许是一场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的战乱,中国历史上的战乱多得胜不胜数,谁知道有多少珍品毁于战火之中。
真是可惜啊。华夏号称五千年文明,可是真正能保存千年以上的文物恐怕都是稀世珍品了,中国人追慕汉唐,又见过多少真正的汉唐文明?
李再兴站在壁画面前,思潮起伏。
杜甫见他入神,还以为他在欣赏画作,也不打扰他。这时,一个中年肥胖僧人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个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小和尚。小和尚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茶碗和碟子。在他们身后,刚才那两个杂役僧一个提着大铜壶和炉子,一个提着两张矮榻,行走如飞,像打仗一般。
肥胖僧人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李再兴身后,正要说话,杜甫摆了摆手:“大师,李君正在欣赏吴道子的话,你们不要打扰他。”
肥胖僧人一看到杜甫,脸色顿时一沉,听了杜甫的话,随即又换了一副笑脸。他摆手示意杂役僧放下铜壶和炉子,去做自己的事,又让小和尚张罗着煮茶,自己陪着笑脸凑到杜甫身边:“杜君,我师叔对书画这类文事也有研究?”
“这倒没听他说。”杜甫笑了笑:“不过,我刚才和他一起吃饭的时候,似乎他对诗人画家并不陌生。”
“哦,原来是这样。”僧人圆圆的脸上露出了油腻腻的笑容:“看来我们这位小师叔不仅有武艺,而且颇知风雅之事。怪不得和杜君一见如故。”
“他不仅和我一见如故,还和故翰林学士李青莲是忘年交。”
僧人眨了眨眼睛,没有再说什么,可是神色之间却多了几分客气。
李再兴看了一会儿画,这才回过神来:“这样的大作,寺里还有吗?”
“有。”肥胖僧人抢在杜甫前面凑上前面,堆着一脸谄媚的笑:“旁边还有一壁《礼骨仙人图》,佛殿里还有一幅《消灾经故事》,皆是吴道子所画,师叔,我领你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