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的百姓们,远远的看到这一幕,纷纷退避。

    不知道这些书院学生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又上街游行了。

    虽然还不清楚事出何因,但每次当他们摆出这种阵势的时候,朝中就有官员要倒霉了。

    这些书院的学生,代表着大夏的未来。

    他们一旦闹起事来,哪怕是朝廷也得退让三分。

    这也是他们唯一拥有特权的时候。

    等他们高中为官,就知道循规蹈矩了。

    科举将近,长安汇聚了无数的学子。

    许多人见此阵势,纷纷上前打听。

    在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后,不少非清风书院的学子,也都加入了进来。

    人群一路前行,一路扩大。

    如此浩大的声势,早就惊动了巡街的禁卫。

    虽然禁卫的职责,就是维护长安稳定,但这种情况下,哪怕是他们也不敢阻拦,只能立刻将此事上报。

    中书省得知此事,高度重视,中书令兼右相大人第一时间做出指示,要求长安县衙、京兆府迅速查清事件缘由,严肃追究相关责任,耐心安抚游行学子情绪,妥善处理问题,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

    从清风书院到大理寺,不长的一段路,原本数十人的队伍,已经扩大到数百人。

    以魏询的几位弟子,以及清风书院的学生为主,大理寺的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

    “放了魏先生!”

    “放了魏先生!”

    他们没有闯入大理寺,而是静坐在大理寺前,整齐的喊着口号。

    路边的某处茶楼,二楼雅间之中,几道身影饶有兴趣的看着下方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