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与北方草原之间,哪有真正可以和谐下去的。

    大唐容忍回纥表面臣服,无非是有吐蕃这个大敌当前。

    回纥一定清楚。

    如果吐蕃被大唐击败,以李隆基的追求边功的性格,很可能会对回纥动手。

    除非回纥真正臣服大唐,而非现在名义臣服,每年只上贡一些微不足道的马匹和皮毛。

    “回纥汗国初步建立,还要威服刚征服的突厥部落,以及一些小部落,他们不可能冒着风险,与吐蕃一起夹击河西。别忘了,草原的主要敌人还有朔方军和河东军。”

    尺带珠丹是一个睿智的君主,想得很通透。

    即便有唇亡齿寒之险,回纥也不可能夹击大唐河西走廊。

    “臣也知道让回纥主动进攻大唐几乎不可能。但回纥只需要陈兵在河西以北,以阅兵的借口。这样李瑄就无法动用河西之兵。李瑄少许多河西精锐,必不敢在今年攻击我们。”

    “哪怕只拖个一两年时间,让我吐蕃完成调兵遣将,储存好器械粮食,训练完士卒,再将计划的八座城堡建筑完毕,我们就不用再对李瑄有那么畏惧。”

    “当年李瑄深入回纥之地,擒拿突厥可汗,使回纥无法用乌苏米施的首级震慑诸部,又夺走许多突厥王族的金银珠宝,回纥上下怎么可能不怨恨李瑄呢?臣愿意为前往吐蕃的使者,向回纥可汗陈述厉害,他们以阅兵为借口,大唐一定不会主动招惹回纥。”

    恩兰达扎路恭有理有据,娓娓地向尺带珠丹和诸大臣分析道。

    凭心而论,回纥尽拥匈奴故地,怎会心甘情愿臣服大唐?

    吐蕃如果被打残,回纥将直面大唐河西、河东、朔方、北庭、陇右的兵锋。

    这些加起来有三十万唐军。

    这三十万唐军难道会成摆设?

    回纥吃得消吗?

    大唐皇帝又是一代雄主,说不定就想如李世民、李治一样,将草原覆灭,划分成羁縻州,更有利于大唐的统治。

    难道回纥汗国,还强得过颉利可汗时代的突厥汗国吗?

    吐蕃战败,可以龟缩回雪域高原,大不了放弃青海、九曲、黄河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