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瑄的战功,不足以节制丰安军。

    但这也大唐的制度。

    有些人一出生,就可以凭借父祖,门荫入仕。

    有些人十年寒窗,年年科举,皓首穷经,一生难以及第。

    好在这次战斗李瑄敢应为先锋,让诸将另眼先看。

    前锋军队,一个不慎就会被包围,若主力来不及支援,必将饮恨。

    “末将与王帅的想法一致,先横扫突厥左厢诸部,再与回纥、葛逻禄等联合,一举攻破突厥牙帐,去年圣人多次派使者,令突厥乌苏米施可汗投降大唐,但他不应允,这是忤逆圣人之意。依末将之见,我唐军应如苏定方擒贺鲁一样,生擒乌苏米施可汗,以威慑草原。让草原诸部知道,我大唐有能力虽远必诛。这样,将来他们一定不敢觊觎大唐。”

    王忠嗣英明睿智,制定上等战略,再加上去年刚剿灭突厥右厢,他哪有资格去质疑王忠嗣?

    他只会用心思考、学习,将其记录下来。

    虽如此,但不妨碍李瑄向王忠嗣表达心志。

    如有机会,他会请命王忠嗣,去突袭乌苏米施可汗的牙帐,他期望得到辉煌的功勋。

    “如果第一步完成,再观测有无这样的机会,想立下卫青、霍去病的功绩,天时利地人和,缺一不可。”

    在草原作战,战机没那么好捕捉。

    王忠嗣还要考虑各部调配和后勤问题。

    将领、士卒们的勇气、毅力,也是重要因素。

    他们即将万里出征,到达郁督军山时,不知多少士兵会掉队。

    如果可以,王忠嗣也希望唐军能生擒突厥乌苏米施可汗,或者拔悉密颉跌伊施可汗。

    震慑草原!

    确定战略目标,诸将一番商议后,朔方军六万四千七百人,出兵五万。

    登记在册的马一万四千三百匹,全部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