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文学上的明灯(2/7)
韩跃民咧嘴笑道:“我这一趟主要是奔着高第街市场,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没到过高第街,就等于没到过羊城’。”
方言点头:“是该走一遭,看一看有什么好东西,到时候买几件,带回去当礼物。”
“哐哧哐哧。”
火车行驶到羊城站,两人提着行李走到出口处,就见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有一块牌子格外显眼,上面写着“《花城》出版社”。
“林老师!”
“方老师!”
林贤治看到方言,又惊又喜,连忙给他介绍自己身边的范汉生,《花城》的总编辑。
”这位是韩跃民。”
方言直截了当地说出他的身份。
韩跃民隐约能觉察到他们因为“方大作家姐夫”的身份,对自己高看了一眼。
整个人立马昂首挺胸,走路都带风。
耳边,就听范汉生和方言聊起了文学。
“方老师,这次《花城》能抢占先机,成为第一批引领军事文学新浪潮的期刊,多亏了您的指点,要不然,又会像过去一样,老跟在其他杂志后头,挑它们挑剩下的稿子。”
“过奖了。”
方言说主要还是《花城》自身有魄力,才在军事文学这座金山上,挖到不少的金子。
“只可惜您和李村葆这两个最大的金矿,我们《花城》没能把握得住,白白错过了。”
范汉生和林贤治互看一眼。
方言听到《高山下的花环》和《利剑行动》广受粤东读者的追捧,一点儿也不奇怪。
这一期《十月》的全国发行量,因为《高山下的花环》,不但打破了编辑部预计的160万册的目标,而且直冲200万册的销量大关。
目前,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93万册。
方言点头:“是该走一遭,看一看有什么好东西,到时候买几件,带回去当礼物。”
“哐哧哐哧。”
火车行驶到羊城站,两人提着行李走到出口处,就见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有一块牌子格外显眼,上面写着“《花城》出版社”。
“林老师!”
“方老师!”
林贤治看到方言,又惊又喜,连忙给他介绍自己身边的范汉生,《花城》的总编辑。
”这位是韩跃民。”
方言直截了当地说出他的身份。
韩跃民隐约能觉察到他们因为“方大作家姐夫”的身份,对自己高看了一眼。
整个人立马昂首挺胸,走路都带风。
耳边,就听范汉生和方言聊起了文学。
“方老师,这次《花城》能抢占先机,成为第一批引领军事文学新浪潮的期刊,多亏了您的指点,要不然,又会像过去一样,老跟在其他杂志后头,挑它们挑剩下的稿子。”
“过奖了。”
方言说主要还是《花城》自身有魄力,才在军事文学这座金山上,挖到不少的金子。
“只可惜您和李村葆这两个最大的金矿,我们《花城》没能把握得住,白白错过了。”
范汉生和林贤治互看一眼。
方言听到《高山下的花环》和《利剑行动》广受粤东读者的追捧,一点儿也不奇怪。
这一期《十月》的全国发行量,因为《高山下的花环》,不但打破了编辑部预计的160万册的目标,而且直冲200万册的销量大关。
目前,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93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