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讲习所?”

    方言感觉到陌生。

    “文学讲习所是在建国第二年创办的。”

    背后,传来了李悦的声音,“丁铃先生是第一任所长,可惜只办了4期就停办了。”

    “对,去年的文代会上提过,以目前文坛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培养文学新生力量,壮大文学队伍,文学讲习所的招生是势在必行。”

    黄忠国也给方言这个“文坛新秀”科普。

    “据说这一期的招生倾向于这几年脱颖而出的中青年作家,岩子,你很有希望啊。”

    李悦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我?”

    方言一怔。

    “没错,你的《牧马人》和《黄土高坡》,不管是在读者,还是在文学界,反响都很热烈,尤其是你打响了‘反思文学’的第一枪,如果是我负责招生,我肯定要招你。”

    黄忠国把报纸叠了起来。

    “那就谢谢您嘞!”

    方言付之一笑,没有下文。

    这副不以物喜的样子,让李悦等人倍感意外,本以为会激动兴奋,追问到底,没想到这么踏踏实实,心里对他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不要想那么多,擦桌子!擦桌子!”

    王洁双手叉腰道。

    方言笑了笑,擦完桌椅,收拾好东西,就见王洁捧着一摞来信,手把手地传授道:

    “处理来稿的分寸,一定要拿捏好。”

    “像我们编辑部就规定,打印稿不退,手写稿是要退的……最多的工作呢,就是审核读者来信了,我们要把需要刊登的读者来信挑错别字、修改不够通顺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