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李沛霖便把在稷下学宫看到的传说告诉了毕月。

    饶是修行太上无情的毕月,也不由得神色变化,皱起柳眉。

    “这简直太骇人听闻了。”

    李沛霖说道:“其中疑点太多,希望能够借助道门天宗的古籍一看。”

    毕月没有犹豫,两人一起去往道门天宗的经阁。

    天宗经阁。

    其中有数不胜数的道法神通留存,在之前和秦凛做交换,秦凛以一道完整法脉来交换,由自己交给赵扶南的净心天书就是在此,而净心天书的地位足够踏入天宗经阁的最高层。

    不同于稷下学宫的传承断绝,道门天宗有完整的法脉流传,甚至更有历代道子的笔录,记载不同时期的变化。

    一直追溯本源,李沛霖找到了一本放置在最首位的古籍,那是道门天宗记载的三千年前的首位道子留存下来的实录!

    道门天宗的第一位道子,分量之重,可想而知。

    在第一位道子的笔录之中,记载着三千年前的修行时代中的故事。

    三千年前,灵气复苏,并没有当代那场雨落人间天地倒置的大景象,反而是如同春风潜入夜一般,无声无息。

    在那场灵气复苏之中,也诞生了许多天资极高的修士。

    只是三千年前的灵气没有如今这么庞大,也导致修士远远没有如今这么多,说是百里挑一也毫不夸张。

    在首位道子的记录中,当时第一批求道的修士之中,随着境界登高,也逐渐分出了一些分支。

    其中就有如今的道家和儒家雏形,再到后来,首位道子踏入了上三境,道家以他为首,在一块首屈一指的福地创立了道门天宗,他自己便是第一位道子。

    儒家并没有像他一样踏入上三境的修士,不过却有十二位有教无类的圣人,也在一块极好的福地之中创立了稷下学宫。

    这两块福地都是远古天下排的上号的,灵气充沛,得天独厚。

    首位道子还提到了,三千年前的分支极多,除去占据两块绝顶福地的道门天宗和稷下学宫,还分出了许多大道。

    其中就有草木精怪,妖族,武夫,炼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