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瓷器,其实就是指北宋定窑官窑烧造的瓷器。

    即便没有上手,现在视力极好的周夏也从这只大碗的整体造型,纹饰,露在外面不多的白瓷颜色,以及那道道划痕所露出来的胎质,判断出来,这件瓷器,极有可能是宋代定窑的作品。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北宋的定窑,和其他时期的定窑作品,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感觉特别硬朗,轮廓鲜明,纹理清晰,胎质也都比较致密。

    周夏虽然一眼就相中了这只疑似定窑大碗,但还是没着急动手。

    只先拿它旁边的一只,同样貌似定窑白釉的盘子来装模作样。

    他这时候也没多的功夫去细细鉴定,直接让系统对那只有严重划痕的大碗做鉴定。

    很快,系统就给出鉴定结果,“该物品创作于公元1023年。”

    周夏脑子甚至不用多想,就能做出反应,这年份,正值北宋时期。

    但是,光有烧造年份并不保险,这只大碗是官窑还是民窑,还得细细鉴定过才能知道。

    至于周夏手上这只定窑的盘子,不用多看他也知道,是一眼假的东西。

    虽然定窑从唐代到元代都有烧制,但没有一个朝代,会呈现出如此明显现代的特征来。

    周夏轻轻放下手里的盘子,将他看中的,有典型宋代定窑白釉特征,但又被破坏得相当严重的大碗拿上手。

    暴殄天物!

    周夏只能这样说。

    也不知道是谁,把好好一件瓷器,弄成现在这样的鬼模样。

    即便是民窑的定窑,也是有着相当价值的。

    更何况,据周夏观察,这只大碗,如果不是有外面的这些划痕的话,这品质,比普通的民窑,还是要高出一截的。

    周夏在看东西的时候,也在随时注意身边的情况。

    像这样一只定窑碗,要说引人注目的话,那是肯定的。原因无他,这品相实在太惊天地泣鬼神。

    尤其周夏拿在手里之后,这就更惹人瞩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