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西安沦陷,最多说朱棣遭到重创,可若是北平丢了,那靖难大业就完了。这里可是整个靖难军的精神支柱,万幸,总算是挺了过来。

    朱棣心情大好,他挨个见过北平旧部,跟大家伙嘘寒问暖。而后朱棣就宣布,在燕王府大宴,款待文武。

    这酒席之间,朱棣欣然道“诸位弟兄们,如今我们已经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北平、山西、陕西、巴蜀、云南……这些地盘都连成了一片!几十万的将士,英勇善战,所向睥睨,没有人能打败我们!”

    “本王以八十骑起兵,举起靖难大旗,现在回头想想,简直跟做梦一样!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本王自然不会亏待大家伙,现在就是论功行赏的机会。”

    朱棣笑道“升官发财,封妻荫子,父皇在日,就是如此对待开国勋臣。本王也要给大家封赏,与国同休!”

    朱棣说完,他看了一眼张玉,笑道“你留守北平,功劳极大,世子说过,若非张将军,北平早就落到了南军手里。这一次,本王就加封你为荣国公,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朱棣说完,热切地瞧着张玉。

    哪知道张玉毫不迟疑,竟然跪在了地上,“王爷厚恩,末将感激涕零,只是末将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功劳,请王爷收回!”

    朱棣怒道“难不成,你嫌荣国公的爵位低了?难不成要封你为王?”

    张玉惶恐道“王爷,臣不敢,臣的确不敢,恳请王爷收回!”他说完,五体投地。

    朱棣困惑质问道“这是什么道理?丘福,本王加封你为淇国公,这回你总该领了吧?”

    丘福急忙双膝跪倒,他是真想要啊,很可惜,他没这个胆子。国公爷固然威风,可若是有一大群人,成天在背后戳脊梁骨,那国公封号就成了笑话了。

    “王爷,臣也不管,请王爷收回!”

    ……

    朱棣又连着点了好几个人,问到谁的头上,谁就拒绝,而且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给他们加官进爵,仿佛是害了他们似的,这是什么道理啊?

    朱棣百思不解,终于,丘福忍不住了,委屈巴巴道“启禀王爷,相比那些为了北平捐躯死难的弟兄,我们实在是不值一提。末将情愿王爷将赏赐给予这些死难之人,若是恩赏臣等过重,只会让人耻笑的!”

    朱棣道“这个本王知道,自然会对他们进行抚恤的,只是你们的功劳,也不能不要啊!”

    “不!”丘福格外坚决,“王爷,光是抚恤还不够,还要树碑立传,记录下来,传于后世。臣,臣惶恐,不敢和这些勇士相提并论。”

    的确不敢,人家英勇殉难,死后受人敬仰,你们比人家官大,权力大,却没有战死,还升官发财了。

    丘福再跋扈嚣张不假,也要这张老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