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的《永乐大典》也是这样的,只能当过官方工程,不以盈利为目的。

    朱棣不认为编书能赚钱,但《国富论》的面世,让朱棣猜到了一种可能,假如柳淳都写的是这么赚钱的书,那他能捞到多少啊?

    一本十万两,十本就是一百万两!而且像国富论这种书籍,还会一版再版连三版,那个价钱,就难以计算了!

    不行!

    朕绝对要分一杯羹!

    回到了宫中,朱棣就在坐等,他干什么事情都没有滋味了,一心惦记着这笔庞大到不行的稿费……大约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太监木恩眉开眼笑来禀报。

    “皇爷,淇国公回来了。”

    “他带什么东西没有?”

    “带了,带了好多个箱子呢!”

    朱棣兴奋一拍桌子,“哈哈哈,果然还有!快让他抬上来。”

    片刻之后,丘福带着箱子来见朱棣。他兴匆匆的,满脸红光,这次太顺利了,直接冲到了柳淳的书房,他人不在,偏巧暗门虚掩着,一下子就找到了,半点不费劲儿。

    “臣幸不辱命,顺利找到了藏书,都给陛下取来了。”

    “都取来了?”

    “嗯!凡是密室的,一本不差!请陛下过目!”丘福信誓旦旦。

    朱棣微微闭上眼睛,平静心情。他现在有种开宝箱的感觉,柳淳这小子到底有多少牛黄马宝,这下子都要逃出来了!

    “打开。”朱棣声音激动道。

    下面的人一起动手,将十几个箱子全部展开,里面都是书稿,粗略估计,也有上百本之多。

    真是不少啊!

    朱棣快步走过来,随手拿起一本,正是《海权论》,再拿起一本,上面写着《力学基础》,又拿起一本,《几何学》。

    他一口气翻出来十几本书,光看名字,就有着浓浓的柳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