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京城之中,抚掌称妙(3/4)
“多日守城皆无多言,夜袭之後突然报回捷报,同时急求物资银两,所为者何?自然是已经物资短缺,而且军心不稳,需要现银安抚人心。”
崇祯在捷报中特地强调了物资和银两都要尽快送到,尽管他的重点是需要银两保证太祖法宝威能,但是在朝中大臣看来,那就分明是表示昌平城中物资已经格外短缺。
“张大人说得对,守城哪有什麽大胜可言,所谓两次大胜,分明就是两次险些被打下来!”
“是啊,这算什麽捷报,分明是在求援嘛!”
“张尚书英明,来,敬张大人一杯。”
觥筹交错,群臣宴饮。
言谈之中,所有人的关注仍然聚焦在前线的崇祯身上。
战事他们懂得不多,尤其闯贼已经达到了京师门口,崇祯顶上去了他们肯定不会沾这个烂摊子。
讨论的焦点,便在昌平是否要继续坚守,以及......银子。
“陛下这封捷报里,又提出要我等拿银子,不知如何是好?”
“再一人拿个几十两,应付应付吧。”
“老夫这才挂职半个月,朝廷俸禄都没见着一次,算这次倒要给皇上送两次钱了!”
首辅魏藻德又站了出来:
“诸位大人,这般应许可不行啊。我等皆是清贫廉洁之士,上次借款已经是全副家当,怎麽可能还能拿得出银子?此次,百官应当是拿不出银子了才对。”
崇祯之前亲自借款的时候,这些文武百官就是用这套说法糊弄过去的。
既然上次这麽说了,这次改口,就明显是在糊弄皇帝糊弄天下,多多少少是过分的。
按理来说,大家继续众口一词,倒也妥当。
可是,终究此次崇祯守着昌平,y生生让闯贼无法继续前进。
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为守城借款,百官却一毛不拔,传出去怕是对声望有影响啊。
便有大臣拱手问道:
崇祯在捷报中特地强调了物资和银两都要尽快送到,尽管他的重点是需要银两保证太祖法宝威能,但是在朝中大臣看来,那就分明是表示昌平城中物资已经格外短缺。
“张大人说得对,守城哪有什麽大胜可言,所谓两次大胜,分明就是两次险些被打下来!”
“是啊,这算什麽捷报,分明是在求援嘛!”
“张尚书英明,来,敬张大人一杯。”
觥筹交错,群臣宴饮。
言谈之中,所有人的关注仍然聚焦在前线的崇祯身上。
战事他们懂得不多,尤其闯贼已经达到了京师门口,崇祯顶上去了他们肯定不会沾这个烂摊子。
讨论的焦点,便在昌平是否要继续坚守,以及......银子。
“陛下这封捷报里,又提出要我等拿银子,不知如何是好?”
“再一人拿个几十两,应付应付吧。”
“老夫这才挂职半个月,朝廷俸禄都没见着一次,算这次倒要给皇上送两次钱了!”
首辅魏藻德又站了出来:
“诸位大人,这般应许可不行啊。我等皆是清贫廉洁之士,上次借款已经是全副家当,怎麽可能还能拿得出银子?此次,百官应当是拿不出银子了才对。”
崇祯之前亲自借款的时候,这些文武百官就是用这套说法糊弄过去的。
既然上次这麽说了,这次改口,就明显是在糊弄皇帝糊弄天下,多多少少是过分的。
按理来说,大家继续众口一词,倒也妥当。
可是,终究此次崇祯守着昌平,y生生让闯贼无法继续前进。
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为守城借款,百官却一毛不拔,传出去怕是对声望有影响啊。
便有大臣拱手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