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立刻跪下,高声喊道,“陛下,臣冤枉!”

    “冤枉?”朱允熥步步紧逼,问道,“我是何人?本王问你,我是何人?”

    张智瑟瑟发抖不敢回答,匍匐在地一句话不敢回。

    朱允熥冷哼一声,说道,“本王即刻让人查你宗族,若是查出你宗族当中有人苛待族人,你有何脸面立于庙堂?嫡庶之别尚且不分,是不是你家继室、妾室所生者,也都是嫡子?”

    张智一抖,更加不敢回答。而其他一些文武,心里也直哆嗦。

    朱允熥冷笑起来,说道,“倘若查出你宗族中有人把你说的那些嫡子的家产夺了,看看是你全族脖颈硬,还是本王的剑利!”

    这一下不少人更慌张,也有人在庆幸,还好没有卷入这件事情当中。

    比如说御史叶希贤,他是和吕本有些交情,可是不管是出于对皇帝的惧怕,还是出于对宗法之制的了解,他都不敢出头。

    哪怕此前东宫那边有人来找他,他也只是在装糊涂。

    张智内心一片惶恐、悲凉,他这辈子的名声算是彻底毁了,在官场也留不下去了。

    因为今天朝堂上的事情传出去,天下读书人都要骂他。那位皇孙殿下实在太坏了,刻意的将一些事情给扩大化、模糊化,甚至是粗俗化。

    可是这样有用啊!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礼部侍郎认为庶子可以成为嫡子,只要生母成了正妻就行。这么一来宠妾灭妻之后,所谓嫡庶完全就是可以随意决定。

    真的要是这么一来,妾生子、私生子要高兴了,可以直接去夺家业。

    但是天下读书人,肯定要怒骂这个礼部侍郎祸乱天下!

    张智欲哭无泪,他本来不是这个意思的,是那位皇孙故意曲解!

    没有退路的詹徽知道眼前一片漆黑,也只能朝前走,“启奏陛下,皇三孙殿下误解礼部侍郎之意。臣以为,天家无私事。”

    “好一个天家无私事!”朱允熥直接怒斥,“你岂能不知上行下效之理?你知不知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皇祖父重整华夏、正汉家正统,汝等朝廷重臣,不明礼法、不遵宗族之制,还有什么脸面站在朝堂之上!”

    十三岁的朱允熥怒发冲冠,怒斥着朝廷重臣。

    十四岁的朱允炆跪在地上,面色惨白还没有回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