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开疆拓土
多尔衮这道命令,可真让无数大金国将领们摸不着头脑了,咱们这位贝勒爷,放着大好州城不占领,还主动把已经打下来的城池让出来,脑袋被驴踢了,还是被女人迷昏了头脑,神志不清了?
不管大金国的将领们如何不满,可军令就是军令,没人敢违抗汗王督师亲自下达的命令,于是,两天时间内,大金国近三万大军陆陆续续撤出宁州城和顺州城,对全宁城更是秋毫无犯。
多尔衮傻么?不,他一点都不傻,甚至可以说聪明到了极点,他就是要主动把全宁城等地让给宋人,把这些城池让给大明,也算履行了盟约约定,如果以后再发生什么事情,那就不算大金国毁约了吧?而且,他多尔衮虽然想要全宁城,可一点都不想这个时候耗费粮食去供养那几十万张嘴,倒不如让大明帮帮忙。
大明朝富庶的很,可不缺粮呢,那明军占据全宁城后,一定会大肆运粮,以供应全宁百姓的吧,等到时机差不多了,再重新夺回全宁就好,到时候不光全宁城是自己的,还平白多了一批粮食,岂不美哉?
大明也有军队守城?呵呵,多尔衮从未将那些软弱的京营士兵放在眼里过,只要他想,随时都能打败那些所谓的京营禁军,更何况,小辽河的水少不了,能淹杜棱洪就不能淹大明的禁军了?
多尔衮既然决定当一回好人了,那就大张旗鼓的当,当天就行文天下,光明正大的将全宁等地让给大明,如此一来,可真是震惊天下了。要说大明陛下乃至几代帝王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当然是收复北地州县了,尤其是当朝陛下朱由检,这些年被内阁和铁墨逼得焦头烂额,就想着收复州县之地争一争丢掉的声望呢,大金国主动让出全宁等地,可真是雪中送炭了。
因为要是大金国真的想要全宁,占着不松手,大明朝也是毫无办法,大金国兵马何等凶猛,朱由检是知道的,大明几万京营面对人数少于自己的蒙古兵,依旧是败多胜少,很多时候还被打的落花流水,可人家女真兵马,却能追着蒙古兵的屁股揍,如此一比,可见一斑。
当后金国的行文来到京城,大明朝廷可着实高兴了一把,当天让人通告京城全城,要全城庆贺。当然,陛下这一高兴,也给一个人带来不少好处,这个人便是督抚蓟州一带的杨嗣昌了。本来杨嗣昌配合攻打全宁,可是败多胜少,尤其是杜棱洪重新占据全宁后,四处劫掠,打的大明兵马溃不成军,现在陛下大肆宣扬禁军作战如何勇猛,夺城如何厉害,总之,看陛下拟定的行文,简直把大明兵马说成了天下无敌,那全宁城完全是大明兵马一口气夺回来的,所以,夺回全宁是大明禁军的功劳,更是他这位大明天子的无尚荣耀。
朱由检如此宣传,还能再怪罪杨嗣昌么?要是还怪罪杨嗣昌,那岂不成了打自己的嘴巴么?
正如别人预想的那样,杨嗣昌忙着让人占领宁州等地时候,一纸调令下发全宁,着令杨嗣昌即可回京,论功行赏。杨嗣昌站在全宁城头,看着遥远的南国,无声地叹了口气,抬手捋了捋几根胡须,面上满是自嘲的笑容,呵呵,普天之下,打了打败仗还能论功行赏的,恐怕他杨嗣昌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吧?
大明朝举国欢庆,可杨嗣昌做为北伐统帅,并不像京城里的人那般乐观,他有些了解多尔衮的,这位金国多贝勒计谋频出,阴险毒辣,典型的无利不起早的主,他主动让出全宁等地,会是好事情么?而且,如今全宁城里烂摊子可不少,首先缺粮,虽然军中有余粮,可那也撑不了多久的,得尽快调集粮食来全宁城才行。
掌军中大权这么多年,杨嗣昌在军中势力无人能比,他行走在全宁城头,几个指挥使恭恭敬敬的跟在身后。其实几个指挥使也是有些不解的,陛下的行文明明是好事,可为什么杨督师还愁眉苦脸的呢。来到城垛拐角处,参将付成欢便向前问道,“督师,陛下调你回京论功行赏,你为何还闷闷不乐?”
杨嗣昌眉头紧锁,双眼眯了起来,手抚城垛,淡淡的笑道,“你们啊,都太大意了,也不想想那多尔衮是什么人,你们觉得那多贝勒像是慈悲为怀的大师么?如果那多尔衮借机找咱们大明勒索点东西,反而不觉得奇怪,可偏偏他什么都没要,又是如此大方,本督师心中不安哪。”
杨嗣昌是真的不安,可是他就是想不清楚多尔衮要做什么,也许这才是最可怕的吧?明明知道别人有阴谋诡计,却不能加以防范,而且最让人苦恼的是,杨嗣昌不能也不敢对朱由检说,如今陛下早已被喜悦冲昏了头脑,说这些话,不是惹陛下不高兴么?
两日后,杨嗣昌返回了京城,第二天大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王承恩宣读圣谕,称我大明兵马英勇善战,攻城略地,方才凯旋归来,更是得益于杨嗣昌指挥得当,特此加封杨嗣昌为兵部侍郎。莫看实职只是挂了一个兵部侍郎虚衔,可跟之前却有着天壤之别,谁又说得准这是不是想让杨嗣昌去兵部顶替侯世禄呢。
反正,在这些年,什么奇葩事都可能发生。杨嗣昌自然是千恩万谢的,可心中终究是万分担忧的,只是看着大家喜笑颜开的脸,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当天,决定在御花园大宴群臣,于是朝会很快就散了,杨嗣昌并没有急着离开,他靠在宫门内侧耐心的等着一个人,当成基命从御书房出来后,杨嗣昌赶紧迎了上去。杨嗣昌有心把心中担忧告诉陛下的,可没胆子自己去说,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请陛下身边的成基命代为转述了。也许与成基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可有一点杨嗣昌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成基命能耐很强,也值得在内阁待这么多年。
成基命远远地就瞅见杨嗣昌了,所以凑今后,主动拱手笑道,“恭喜杨督师了,此次北伐,夺取全宁,你可是为我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不知为何,听了成基命的话,杨嗣昌觉得脸上臊得慌,他草草的回了一礼,一牵成基命的袖子,二人来到了一个角落里,确定没人经过后,杨嗣昌才又重新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大礼,“成大人,以前童某确实多有得罪之处,可还请成大人大人有大量,莫要计较!”
多尔衮这道命令,可真让无数大金国将领们摸不着头脑了,咱们这位贝勒爷,放着大好州城不占领,还主动把已经打下来的城池让出来,脑袋被驴踢了,还是被女人迷昏了头脑,神志不清了?
不管大金国的将领们如何不满,可军令就是军令,没人敢违抗汗王督师亲自下达的命令,于是,两天时间内,大金国近三万大军陆陆续续撤出宁州城和顺州城,对全宁城更是秋毫无犯。
多尔衮傻么?不,他一点都不傻,甚至可以说聪明到了极点,他就是要主动把全宁城等地让给宋人,把这些城池让给大明,也算履行了盟约约定,如果以后再发生什么事情,那就不算大金国毁约了吧?而且,他多尔衮虽然想要全宁城,可一点都不想这个时候耗费粮食去供养那几十万张嘴,倒不如让大明帮帮忙。
大明朝富庶的很,可不缺粮呢,那明军占据全宁城后,一定会大肆运粮,以供应全宁百姓的吧,等到时机差不多了,再重新夺回全宁就好,到时候不光全宁城是自己的,还平白多了一批粮食,岂不美哉?
大明也有军队守城?呵呵,多尔衮从未将那些软弱的京营士兵放在眼里过,只要他想,随时都能打败那些所谓的京营禁军,更何况,小辽河的水少不了,能淹杜棱洪就不能淹大明的禁军了?
多尔衮既然决定当一回好人了,那就大张旗鼓的当,当天就行文天下,光明正大的将全宁等地让给大明,如此一来,可真是震惊天下了。要说大明陛下乃至几代帝王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当然是收复北地州县了,尤其是当朝陛下朱由检,这些年被内阁和铁墨逼得焦头烂额,就想着收复州县之地争一争丢掉的声望呢,大金国主动让出全宁等地,可真是雪中送炭了。
因为要是大金国真的想要全宁,占着不松手,大明朝也是毫无办法,大金国兵马何等凶猛,朱由检是知道的,大明几万京营面对人数少于自己的蒙古兵,依旧是败多胜少,很多时候还被打的落花流水,可人家女真兵马,却能追着蒙古兵的屁股揍,如此一比,可见一斑。
当后金国的行文来到京城,大明朝廷可着实高兴了一把,当天让人通告京城全城,要全城庆贺。当然,陛下这一高兴,也给一个人带来不少好处,这个人便是督抚蓟州一带的杨嗣昌了。本来杨嗣昌配合攻打全宁,可是败多胜少,尤其是杜棱洪重新占据全宁后,四处劫掠,打的大明兵马溃不成军,现在陛下大肆宣扬禁军作战如何勇猛,夺城如何厉害,总之,看陛下拟定的行文,简直把大明兵马说成了天下无敌,那全宁城完全是大明兵马一口气夺回来的,所以,夺回全宁是大明禁军的功劳,更是他这位大明天子的无尚荣耀。
朱由检如此宣传,还能再怪罪杨嗣昌么?要是还怪罪杨嗣昌,那岂不成了打自己的嘴巴么?
正如别人预想的那样,杨嗣昌忙着让人占领宁州等地时候,一纸调令下发全宁,着令杨嗣昌即可回京,论功行赏。杨嗣昌站在全宁城头,看着遥远的南国,无声地叹了口气,抬手捋了捋几根胡须,面上满是自嘲的笑容,呵呵,普天之下,打了打败仗还能论功行赏的,恐怕他杨嗣昌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吧?
大明朝举国欢庆,可杨嗣昌做为北伐统帅,并不像京城里的人那般乐观,他有些了解多尔衮的,这位金国多贝勒计谋频出,阴险毒辣,典型的无利不起早的主,他主动让出全宁等地,会是好事情么?而且,如今全宁城里烂摊子可不少,首先缺粮,虽然军中有余粮,可那也撑不了多久的,得尽快调集粮食来全宁城才行。
掌军中大权这么多年,杨嗣昌在军中势力无人能比,他行走在全宁城头,几个指挥使恭恭敬敬的跟在身后。其实几个指挥使也是有些不解的,陛下的行文明明是好事,可为什么杨督师还愁眉苦脸的呢。来到城垛拐角处,参将付成欢便向前问道,“督师,陛下调你回京论功行赏,你为何还闷闷不乐?”
杨嗣昌眉头紧锁,双眼眯了起来,手抚城垛,淡淡的笑道,“你们啊,都太大意了,也不想想那多尔衮是什么人,你们觉得那多贝勒像是慈悲为怀的大师么?如果那多尔衮借机找咱们大明勒索点东西,反而不觉得奇怪,可偏偏他什么都没要,又是如此大方,本督师心中不安哪。”
杨嗣昌是真的不安,可是他就是想不清楚多尔衮要做什么,也许这才是最可怕的吧?明明知道别人有阴谋诡计,却不能加以防范,而且最让人苦恼的是,杨嗣昌不能也不敢对朱由检说,如今陛下早已被喜悦冲昏了头脑,说这些话,不是惹陛下不高兴么?
两日后,杨嗣昌返回了京城,第二天大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王承恩宣读圣谕,称我大明兵马英勇善战,攻城略地,方才凯旋归来,更是得益于杨嗣昌指挥得当,特此加封杨嗣昌为兵部侍郎。莫看实职只是挂了一个兵部侍郎虚衔,可跟之前却有着天壤之别,谁又说得准这是不是想让杨嗣昌去兵部顶替侯世禄呢。
反正,在这些年,什么奇葩事都可能发生。杨嗣昌自然是千恩万谢的,可心中终究是万分担忧的,只是看着大家喜笑颜开的脸,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当天,决定在御花园大宴群臣,于是朝会很快就散了,杨嗣昌并没有急着离开,他靠在宫门内侧耐心的等着一个人,当成基命从御书房出来后,杨嗣昌赶紧迎了上去。杨嗣昌有心把心中担忧告诉陛下的,可没胆子自己去说,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请陛下身边的成基命代为转述了。也许与成基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可有一点杨嗣昌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成基命能耐很强,也值得在内阁待这么多年。
成基命远远地就瞅见杨嗣昌了,所以凑今后,主动拱手笑道,“恭喜杨督师了,此次北伐,夺取全宁,你可是为我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不知为何,听了成基命的话,杨嗣昌觉得脸上臊得慌,他草草的回了一礼,一牵成基命的袖子,二人来到了一个角落里,确定没人经过后,杨嗣昌才又重新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大礼,“成大人,以前童某确实多有得罪之处,可还请成大人大人有大量,莫要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