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李内侍便把萧砚舟手中的几本奏折递给他,随后开始询问商讨。

    须臾间,一个时辰便过去了,他神色如常,可心里宛如涌动的潮水,随时要爆发,难以平静。

    他一直在想,自己让侍卫转告了予儿,她会不会一直在等自己?

    很担心她会一直等待,更希望见自己没有回来,便去歇息了。

    这段时间内,萧砚舟也时刻留意,奈何清楚他的为人,无论是做事还是对自我的要求,都是滴水不漏,根本看不出任何破绽。

    就在此时,火药爆炸引发的火灾再次传上朝廷。

    “陛下,臣查明,和昨日的情形一模一样,是有人在半夜丢放的火药,臣已经查了,并未留下任何痕迹。”臣子上前禀报结果。

    萧砚舟怒火随之转为疑惑,不伤人?选在空地?这无疑想引起谁的注意?是朝廷吗?

    “兵部,火药库房,还有运输的船只,可有遗漏?”

    兵部尚书连忙上前汇报,“回陛下,今日臣都核实过,没有任何遗漏。”

    “看来这次和上次还不一样,居然连火药的来历都查不到?”萧砚舟的嗓音在每个字间加重,眸子骤然冷却,无情的杀意自然而然流露。

    下方臣子顿时背脊发凉,“陛下,会不会是百姓们自制的…”

    “自制?!”

    “就算原料能拿到,那么方法呢,制作的方式呢?!”

    臣子们也在接二连三的质问中鸦雀无声。

    对于北安世王朝来说,火药的制作方案是保密的,知道这一方案的只有看管的朝中重臣。

    就算百姓能够从制作烟火中提取材料,也无法做出足以顺利引爆的火药。

    稍作沉默,兵部尚书迈步上前,“陛下,臣认为足以排除是外来的,因为丢弃火药的人目前没有任何目的,所以可以把重心放在能够购置原料的地方。”

    “就按照你说的去做,提前安排人手隐藏在可能再次投放的空地,这件事非同小可,多留意百姓间的传言。”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