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拔的四万士兵潜行到封邑边缘无人查知?只是他们自以为无人知晓吧,这支番军的举动、行藏全都落入蝉夜叉的眼中,而对于蝉夜叉的存在,番子才是真正的一无所知。

    越向封邑深处前进,番军遭遇的突袭和打击就越频繁,单就作战素质而言双方高下立判,时时刻刻番军都有伤亡,蝉夜叉却始终难觅踪影,仿佛凭空出现跟着又随风消散……

    虽然眼下的损失力和拔还完全承受得起,可队伍中已经缓缓开始恐惧蔓延,再这么走下去不是办法,非得闹得人心惶惶不可,力和拔再次变换了队形,前锋回撤、一直居于中军阵的‘缚日罗’上前充当刀锋。

    最强大的一支番军被顶到了最前。两支完全意义上的精锐,来自高原的金刚与世代蛰伏的夜叉,针锋相对。

    或许是自视甚高、或许是精锐士兵自有傲骨,‘缚日罗’在接受命令提做先锋的时候向将军提出了一个请求:不要友军配合和支援,愿望**而战,与前面的鬼面军一决雌雄。

    力和拔点头应允。

    战场空旷,宽广且具纵深,双方并没发生大规模的冲阵厮杀,甚至在感觉上还有些过于平静、沉闷了,但这绝不是说两支精锐队伍间的角斗并不激烈,恰恰相反的,袭击、绞杀、设伏、破击等重重手段接踵上演,唯一能够形容这场战斗的就只有:险恶。

    险恶之战。

    至此蝉夜叉也终于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伤亡,不是三三两两的被杀,而是十人小队、百人行伍的折损,甚至千人大队也遭遇打击,比起‘缚日罗’,蝉夜叉有一个劣势:实战经验不足。大洪遗民经受的战场洗礼,远逊于敌人。

    可即便如此,在这场对抗中蝉夜叉还是稳稳胜出,不足是明摆着的,但他们优势更明显:可怕的军器、惊人的体质、以最小规模爆发最大威力的杀阵以及‘地利’。

    就算这支‘缚日罗’真的是金刚,他们也是远道而来的金刚;蝉夜叉世代栖息于南理山中,又来到燕子坪有一段时间了,洪皇、密使都常驻于此,保卫他们的安全是蝉夜叉最重要的职责,对此郑转、郑纪从未有过丝毫怠慢,假想敌人入侵的种种情况以及如何应对的训练与演习不知进行过多少次,封邑中到处都有他们开发的阵地、修建的隐秘工事,他们熟悉此间的一草一木,他们是本地的恶鬼。

    不是所有外来和尚都会念经的,至少‘缚日罗’在这里、在蝉夜叉面前,念的经就不那么灵验……

    如果这一战发生在高原,蝉夜叉可能占不到便宜,可是在封邑中他们能赢、稳赢。

    大军追随着‘缚日罗’又向前推进七、八里地,渐渐靠近封邑中心地带的时候,再度停住了脚步:缚日罗‘走’不动了。

    不到十里路,却足足走了几个时辰,时刻不停的绞杀与较量,让缚日罗伤亡惨重,折损精兵超过两千五百,直逼三千大关。对这支队伍而言,三成的减员是一道杠,他们惯用的战术、配合的战阵、队伍间的默契形成等等,最低要求要以七千人作为基,一旦超过了‘这条杠’,队伍的战斗力就会锐减。逼近临界点的时候,缚日罗的主官终于不敢再逞强,面子再沉也不如保住实力更重要,输得再怎么不甘心也不能全军覆没。部队暂时停步,亲自去见力和拔请求大队配合行动。

    力和拔想也不想立刻就答应了,为了培养缚日罗,族中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真要把他们交代在燕子坪,后面的元帅来了非得活活煮了他不可。

    不仅答应了缚日罗统领的要求,而且力和拔也去责怪什么,反而还拍着对方的肩膀宽慰了几句,随后又有些好奇的问道:“咱们伤了两千多儿郎,南蛮呢?他们折损多少?”

    统领是铁血战士,脸上一贯没有表情,不过冷森森的神情还是没能遮掩中眼中的尴尬,硬邦邦地应了句:“不知道。”

    力和拔纳闷:“不知道?怎么会不知道?他们留下了多少尸体,你没有个大概的计数么?”

    “他们有伤亡,不过…基本没留下尸体,都被同党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