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大人撇了下嘴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转头望向谢孜濯,虽然帛先生已经代表谢门走狗表明了态度,他还是想听听她怎么说。
可惜,谢孜濯没去迎老头子的目光,她正低着头愣愣出神…忽然间、莫名的,她有些想念宋阳了。
-------------------
宋阳传下了两道命令。第一道命令很奇怪,采买和征调白布、白纸,越多越好没有上限;第二道命令就更惊人了……他要撤兵!
当得知敌人主力将至、青阳面临真正大战考验的时候,宋阳竟然要撤兵了:刘家军、蝉夜叉还有公主、郡主等人撤出青阳。
虽然宋阳自己和山溪蛮、石头佬、回鹘卫等都留了下来,但封邑中最最精锐和凶猛的两只武装要离开青阳、不参与战斗的命令,还是让刘厚大人觉得心惊肉跳。
一半是自我安慰,一半是征询同僚的意见,刘厚对葛司马道:“常春侯心中定有退敌之计,现在把精锐调出青阳…会不会是侯爷要抄番子的后路?”
“你会用几千人去抄几十万人的后路?”葛司马瞪了他一眼,正想接着数落忽然想起自己才是下属,赶紧咳嗽了两声掩饰过去:“下官以为,常春侯把精锐调离青阳,是为了、为了保存实力。”
说着,葛司马叹了口气:“其实这也难怪…青阳对大人、对下官而言是最后、唯一的归宿,可是在朝廷、侯爷眼中不过是一城一地,就算青阳陷落也不是天地末日,对番子的仗还得接着打下去,侯爷撤走主力保留精锐以图后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刘大人眼角跳了跳、嘴巴动了动可终归还是没再说什么,只是沉沉一叹。
随后几天青阳依旧忙碌备战;四座城门均告开启,做最后一次疏散、强行疏散:老弱妇孺一律离城,身为家中长子或独子的青壮也脱离劳工队伍,随家人一起走,全部疏散到后方的几座小城中去,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也还是有些百姓留了下来……
前方的探马不断传回番兵军情,转过天来敌人开拔离开唐楼,军容浩荡绵延无尽,除了人数远胜之前的十万前锋外,番子的主力还有几点不同:带有重器,随军携带大批攻城器械,云梯、门锤、巨大的投石臂与远程车弩等等,甚至冲城兵塔都带了十几座;随军带有大批奴隶,规模了得,据探马观察,只奴隶的数量就在五万以上,不用问了,一旦敌人开始攻城,所有这些南理百姓都会变成敌人的先遣,刘大人之前最担心的‘驱役’就要到了;另外,番兵主力以步兵为主,无论如何,人的自制力都要比马匹强得多,就算刘家军还在,对敌人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了。
听说了这些事情,刘大人除了叹气还是叹气。宋阳则还是老样子,上城去帮忙劳作、休息时和同伴说说笑笑,时不时跑去周老爷家里去蹭饭……非但没有太多紧张,比起对付那十万先遣时他反而更轻松了,不是胜券在握,只因牵挂不再:郡主和公主都被送走了。
番子主力步步稳进,行军速度并不算太快,可是一共就五天的路程,走得再怎么慢也不会耽搁太久,从他们离开唐楼算起第八天,中午时分番军终于进入了城头守军的视线。
才现身不久,敌人阵中就响起连串号角,番子兵将早有准备,在号令指引下一支支队伍从主阵中游弋而出、四散前进,开始对青阳进行包围。宋阳和金马等人都登上城头,静静看着敌人的行动。
虽是生死不共戴天的仇敌,宋阳心里仍忍不住赞叹,番子的军容强盛,各队士兵行动整齐,严格遵守号令。金马在滑竿上冷哼了一声,道:“不成。”
阿里汉也点了点头,汉话生涩地附和道:“不成。”
不是敌人不成,而是青阳趁机出兵的逆袭计划行不通了…番子会围城是宋阳等人意料之中的事情,本还打算着趁着敌人散开队形之际派出强力战士去冲一冲、讨些便宜,可番子提前的部署仔细,各支队伍在行进中彼此策应、互为依仗,没给青阳留一丝可乘之机。
宋阳笑了笑:“不成就算了,咱忍着。”说完想了想,又说道:“杀些牛羊,晚上给大伙吃顿好的。”
入夜,青阳城中炖肉飘香,番子也在当晚完成了对青阳的合围,不论从哪段城墙向外望去,远处都篝火连天,西疆最后一座重镇被数十万番兵围拢到水泄不通。
可惜,谢孜濯没去迎老头子的目光,她正低着头愣愣出神…忽然间、莫名的,她有些想念宋阳了。
-------------------
宋阳传下了两道命令。第一道命令很奇怪,采买和征调白布、白纸,越多越好没有上限;第二道命令就更惊人了……他要撤兵!
当得知敌人主力将至、青阳面临真正大战考验的时候,宋阳竟然要撤兵了:刘家军、蝉夜叉还有公主、郡主等人撤出青阳。
虽然宋阳自己和山溪蛮、石头佬、回鹘卫等都留了下来,但封邑中最最精锐和凶猛的两只武装要离开青阳、不参与战斗的命令,还是让刘厚大人觉得心惊肉跳。
一半是自我安慰,一半是征询同僚的意见,刘厚对葛司马道:“常春侯心中定有退敌之计,现在把精锐调出青阳…会不会是侯爷要抄番子的后路?”
“你会用几千人去抄几十万人的后路?”葛司马瞪了他一眼,正想接着数落忽然想起自己才是下属,赶紧咳嗽了两声掩饰过去:“下官以为,常春侯把精锐调离青阳,是为了、为了保存实力。”
说着,葛司马叹了口气:“其实这也难怪…青阳对大人、对下官而言是最后、唯一的归宿,可是在朝廷、侯爷眼中不过是一城一地,就算青阳陷落也不是天地末日,对番子的仗还得接着打下去,侯爷撤走主力保留精锐以图后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刘大人眼角跳了跳、嘴巴动了动可终归还是没再说什么,只是沉沉一叹。
随后几天青阳依旧忙碌备战;四座城门均告开启,做最后一次疏散、强行疏散:老弱妇孺一律离城,身为家中长子或独子的青壮也脱离劳工队伍,随家人一起走,全部疏散到后方的几座小城中去,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也还是有些百姓留了下来……
前方的探马不断传回番兵军情,转过天来敌人开拔离开唐楼,军容浩荡绵延无尽,除了人数远胜之前的十万前锋外,番子的主力还有几点不同:带有重器,随军携带大批攻城器械,云梯、门锤、巨大的投石臂与远程车弩等等,甚至冲城兵塔都带了十几座;随军带有大批奴隶,规模了得,据探马观察,只奴隶的数量就在五万以上,不用问了,一旦敌人开始攻城,所有这些南理百姓都会变成敌人的先遣,刘大人之前最担心的‘驱役’就要到了;另外,番兵主力以步兵为主,无论如何,人的自制力都要比马匹强得多,就算刘家军还在,对敌人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了。
听说了这些事情,刘大人除了叹气还是叹气。宋阳则还是老样子,上城去帮忙劳作、休息时和同伴说说笑笑,时不时跑去周老爷家里去蹭饭……非但没有太多紧张,比起对付那十万先遣时他反而更轻松了,不是胜券在握,只因牵挂不再:郡主和公主都被送走了。
番子主力步步稳进,行军速度并不算太快,可是一共就五天的路程,走得再怎么慢也不会耽搁太久,从他们离开唐楼算起第八天,中午时分番军终于进入了城头守军的视线。
才现身不久,敌人阵中就响起连串号角,番子兵将早有准备,在号令指引下一支支队伍从主阵中游弋而出、四散前进,开始对青阳进行包围。宋阳和金马等人都登上城头,静静看着敌人的行动。
虽是生死不共戴天的仇敌,宋阳心里仍忍不住赞叹,番子的军容强盛,各队士兵行动整齐,严格遵守号令。金马在滑竿上冷哼了一声,道:“不成。”
阿里汉也点了点头,汉话生涩地附和道:“不成。”
不是敌人不成,而是青阳趁机出兵的逆袭计划行不通了…番子会围城是宋阳等人意料之中的事情,本还打算着趁着敌人散开队形之际派出强力战士去冲一冲、讨些便宜,可番子提前的部署仔细,各支队伍在行进中彼此策应、互为依仗,没给青阳留一丝可乘之机。
宋阳笑了笑:“不成就算了,咱忍着。”说完想了想,又说道:“杀些牛羊,晚上给大伙吃顿好的。”
入夜,青阳城中炖肉飘香,番子也在当晚完成了对青阳的合围,不论从哪段城墙向外望去,远处都篝火连天,西疆最后一座重镇被数十万番兵围拢到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