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静也不再说话,随你们怎么说吧,反正我就是那个死猪,也不怕开水烫了,爱咋咋滴吧。

    张小霞娘家的几个侄儿,他们都与大初他们坐在小桌子上吃着饭,虽然他们每天都来方静家吃顿饭,至于好不好吃,他们不会去评判的,因为吃是他们目前最大的事情,可不会因为说话而导致少吃了几口好吃的菜。

    这几个张小霞的侄儿,基本都在方家学堂读书,成绩好坏就不知道了,只要用心的去学,相信以后自然会有出息的。

    这事对于张家来说,属于大事情,虽然读书是为了去在建的医学院学医,但这对于张家来说,那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以往的读书人,要是没钱,基本别想着读好书,哪怕你有钱,也不定能出个官士什么的,当然最终也是有可能做个吏员,如果家中没钱又没后台,想要有出息,那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唐朝时期的读书人,可不是说你科举考试,你就能做上官员,哪怕你的成绩再好,也不一定能轮得上你,有钱又有靠山的,哪怕他们考得再差,也可以为官为吏,其他人,最终还得投份投名状,投到哪个高官手下去办差,或者等着举荐,才有可能为官。

    至于方家学堂这次招收的这二百名学生,以后的前途,基本是有保障的,进入医学院读书,学个七八年十年什么的,最终通过考试以及临床后,基本就可以毕业去做大夫了。

    对于能做大夫的学生,他们可没有任何怨言可说的,而且都是庄户人家的孩子,有个好前途,总比在地里刨食来的好。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学生而言,紧张而又激烈,因为快要到了放暑假的日子了,他们需要在接下来的考试当中,考出个好成绩,也好给自家长辈们长脸,就连新入学一个学期的二百名学生也是如此。

    考试当日,体学生都搬着桌子来到大榕树下,因为这次考试需要在众人的监考之下完成的。

    学生们谁考不考得好,那就难说了,但对方静而言,李世民的那几个子女,必然又是荣登榜首的,谁叫人家有那个条件呢。

    至于方园嘛,方静表示已经尽力了,只要不会不合格就行了,方静对于自家小妹,有时候已经有了打算放弃的想法,除了爱玩,就是爱闹腾,方静有时候都拿她没办法。

    反正每次的考试,方园总会在倒数三名的里头,从来就不会超过倒数三名之内,哪怕方静曾经开出价码来说,只要方园能把成绩考出五十名来,方静就考虑带她去长安,可每一次得到方园的保证,下次一定考进前五十名,可每一次考试结束后,依然还在那倒数三名之内。

    考试结束后,学堂放暑假,本该离开的学生,自然不会现在离开,各回各亲戚家中,等待着自家长辈们,等着快要到农忙时一起回家。

    等到他们再次来方家学堂读书时,他们却发现,他以后的生活有了变化,两百名学生,入住到了新的屋舍,他们将住在新的校舍内,还有一个新建的饭堂。

    对于这二百个学生而言,虽然以后不能在自家亲戚家吃住了,到也没有什么意见,他们本来就是过来上学读书的,吃住在哪里都随意的。

    新的校舍与饭堂,请了一些村民们的亲戚过来帮忙,当然工钱依照正常来计算的,反正都是李世民的钱,方家村也没有出过一分钱的。

    虽然校舍与饭堂离着学堂有些距离,但对于这些学生们,可不会去在意这么一点的距离的,再说了,这距离也只有不到一千米而已,随便走一下就能到达方家学堂了。

    夏去冬来,一晃的时间,就又过去了小半年,在这小半年当中,医学院的建设也快要进入到尾声了。

    孙思邈他们,每日间,只要得空了,必然会去医学院工地那边看看,对于新建设的这座大学校,他们心中大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