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孙太太这几个月也谈论过金文澜做教员的事儿,俩人一致认为那是金文澜想离开程家、想以单身女性的身份寻找再婚机缘的跳板。
可刘太太不知道她刚才那最后一句话,偏巧也是昨夜丁主任和丁太太坚持要纳妾的重点——土匪出身的程旅长身家丰厚,肯定会留下养大儿子的银子!
丁太太昨夜基本没怎么合眼。吃了早饭就在丁主任的催逼下,陪着他去王家,恳请王太太来说媒。丁主任还担心王太太被金文澜婉拒,督促她跟着来。
她半推半就地过来,也是隐隐存了要人财两收的想法——进了丁家门,人都是丁家的了,财产么,谁听说过妾有私财了。那自然也都是丁家的了。她甚至还说动了丁先生允许金文澜进门后继续做教员,新女性嘛,自然和没去过新式学堂读书的自己不同。
现在说僵了,继续再说也没什么意思,丁太太觉得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了,她伸手拉王太太站起来。
客人站起来了,金文澜也想起来送客。不料孙太太把金文澜的手扣在太师椅的扶手上,极诚恳地笑着说:“王太太、丁太太,请你们暂留几分钟,我还有很重要的事情和你们说。”
王太太和丁太太只好又坐下。
孙太太稳当当地坐在太师椅上,笑着说:“丁太太,金先生不想为妾,也没可能进你们丁家,你现在也看明白了。王太太,也请你以后莫再来劝说金先生做妾,莫再来难为金先生了。”
王太太尴尬:“我也是为了金先生好。”
孙太太以理解的态度说:“谢谢你对金先生的关心。这世上的女人没有愿意做妾的,金先生也是一样。如果有年貌相当的男子娶妻,我们还是欢迎你给金先生做媒的。”
金文澜赶紧表明立场:“我不想再嫁。不论是为妻还是当妾。任是他潘安在世,范蠡重生,我只愿守着自己的孩子,当一个小学教员。”
刘太太嗔怪金文澜:“你何必把话说死呢。律法没禁止你再嫁,遇到合适的人家去做正妻,对你没什么坏处。”
金文澜还要再说话,却被孙太太用帕子虚捂了一下她的嘴巴。然后,孙太太摆出推心置腹的信任态度,说:“咱们虽然是老乡,但既往没什么接触。嗯,你们一直住在育才小学校里,没机会参加抗日救援会。哎呀,你们不知道外面抗日将士留下的遗孤,不知道那些孤儿在孤儿院里过的是什么日子,那都是咱们东北军、东北老乡的孩子。嗯,我的意思是说,丁太太,你家有余资纳妾,不如每月捐款几块钱给烈士遗孤,可以吗?”
丁太太和王太太没想到孙太太会这么说话。丁太太立即抢着说:“去年孩子们吃坏了肚子的那次,我们学校的教员也都有捐款的。”
孙太太换了赞扬、敬佩的语气说:“那你可真是菩萨心肠了。丁太太,我的意思是说救助烈士遗孤不是偶尔一次的捐款,而是每个月捐款几块钱,毕竟你家纳妾也要给姨太太吃饭的,是不?”
丁太太避无可避,只好说:“我家即便纳妾,选的金先生也是教员,她自己也能挣出买米钱啊。”
刘太太立即如斗鸡般再度冲锋:“你是说让金先生进你丁家门之后还要自己挣饭钱?”
丁太太呐呐,但不甘心刘太太的逼问,反唇相讥:“你们读过书的新女性,与我和王太太这样旧式不出门的女人是不同的。王太太,你说是不?”
王太太往侧后缩了一下,拉开与丁太太的距离,她再没有想到丁家打着的是这样的主意。这成什么了!她语含惭愧对金文澜说:“金先生,是我冒昧,我不该来走这一趟。打扰你了。”
金文澜就说:“王太太,不知者不罪。你已知我心意,往后替我多辩白几句吧。”
可刘太太不知道她刚才那最后一句话,偏巧也是昨夜丁主任和丁太太坚持要纳妾的重点——土匪出身的程旅长身家丰厚,肯定会留下养大儿子的银子!
丁太太昨夜基本没怎么合眼。吃了早饭就在丁主任的催逼下,陪着他去王家,恳请王太太来说媒。丁主任还担心王太太被金文澜婉拒,督促她跟着来。
她半推半就地过来,也是隐隐存了要人财两收的想法——进了丁家门,人都是丁家的了,财产么,谁听说过妾有私财了。那自然也都是丁家的了。她甚至还说动了丁先生允许金文澜进门后继续做教员,新女性嘛,自然和没去过新式学堂读书的自己不同。
现在说僵了,继续再说也没什么意思,丁太太觉得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了,她伸手拉王太太站起来。
客人站起来了,金文澜也想起来送客。不料孙太太把金文澜的手扣在太师椅的扶手上,极诚恳地笑着说:“王太太、丁太太,请你们暂留几分钟,我还有很重要的事情和你们说。”
王太太和丁太太只好又坐下。
孙太太稳当当地坐在太师椅上,笑着说:“丁太太,金先生不想为妾,也没可能进你们丁家,你现在也看明白了。王太太,也请你以后莫再来劝说金先生做妾,莫再来难为金先生了。”
王太太尴尬:“我也是为了金先生好。”
孙太太以理解的态度说:“谢谢你对金先生的关心。这世上的女人没有愿意做妾的,金先生也是一样。如果有年貌相当的男子娶妻,我们还是欢迎你给金先生做媒的。”
金文澜赶紧表明立场:“我不想再嫁。不论是为妻还是当妾。任是他潘安在世,范蠡重生,我只愿守着自己的孩子,当一个小学教员。”
刘太太嗔怪金文澜:“你何必把话说死呢。律法没禁止你再嫁,遇到合适的人家去做正妻,对你没什么坏处。”
金文澜还要再说话,却被孙太太用帕子虚捂了一下她的嘴巴。然后,孙太太摆出推心置腹的信任态度,说:“咱们虽然是老乡,但既往没什么接触。嗯,你们一直住在育才小学校里,没机会参加抗日救援会。哎呀,你们不知道外面抗日将士留下的遗孤,不知道那些孤儿在孤儿院里过的是什么日子,那都是咱们东北军、东北老乡的孩子。嗯,我的意思是说,丁太太,你家有余资纳妾,不如每月捐款几块钱给烈士遗孤,可以吗?”
丁太太和王太太没想到孙太太会这么说话。丁太太立即抢着说:“去年孩子们吃坏了肚子的那次,我们学校的教员也都有捐款的。”
孙太太换了赞扬、敬佩的语气说:“那你可真是菩萨心肠了。丁太太,我的意思是说救助烈士遗孤不是偶尔一次的捐款,而是每个月捐款几块钱,毕竟你家纳妾也要给姨太太吃饭的,是不?”
丁太太避无可避,只好说:“我家即便纳妾,选的金先生也是教员,她自己也能挣出买米钱啊。”
刘太太立即如斗鸡般再度冲锋:“你是说让金先生进你丁家门之后还要自己挣饭钱?”
丁太太呐呐,但不甘心刘太太的逼问,反唇相讥:“你们读过书的新女性,与我和王太太这样旧式不出门的女人是不同的。王太太,你说是不?”
王太太往侧后缩了一下,拉开与丁太太的距离,她再没有想到丁家打着的是这样的主意。这成什么了!她语含惭愧对金文澜说:“金先生,是我冒昧,我不该来走这一趟。打扰你了。”
金文澜就说:“王太太,不知者不罪。你已知我心意,往后替我多辩白几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