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有些不妥……”李治道。争是争,作为本心,他比武则天更想唐朝好,毕竟这是他家的基业。

    李威以前就说过,李治一直不置与否。

    不是不想普及,不好说开的,一旦普及教育,等于开化百姓。但作为统治者本身,除了拉拢少数精英人士外,对百姓一直采用的愚民政策。老百姓最好什么都不懂,才能乖乖地做牛做马。

    李威说道:“父皇,不是啊,民终是民,是人,不是牲畜,他们也有自己智慧,不满了,就是不识字,同样也能做出大事。自从秦正式一统天下以来,各位君主使了多少手段?然而各朝有多少年?父皇不想我们唐朝有一个干年,那怕是五百年的基业?愚民……终不是办法,要想办法使他们心态平和,这个心态,是指减少贫富差距,至少让他们有粮可食,有衣可穿,有房可住。另外,也给他们适当的尊重。

    这才是真正的王化。而且普及教育,可以借机教导他们礼节,与忠君爱国。只有那样,百姓才不会揭竿而起。况且,仅是给他们教育机会,有了竹纸与活字印刷,费用又少。教什么书,朝廷可以选择,就连授官科举,朝廷也可以调度控制。不仅是这样,只有天下间许多百姓受到教育,才不会让权贵与望门一枝独大。父皇,南北朝更替,多是权贵与重臣造成的,与百姓并没有关系。权贵权利过重,同样也是坏事。”

    李治有些迟疑。

    李威这时候亮出了底牌,说道:“这段时间发生了许多事情,儿臣不想再扩大下去。“

    没有再说,意思就是李治也会明白。

    这几天三件大事,牵挂人心,朱敬则说得不清楚,武则天隐隐觉得香黛对儿子很重要,可重要到什么地步,也不大清楚。但无论是武承嗣管事一案,或者有人想谋害一案,翻将出来,再用一些手段,能将事态无限扩大化,甚至有可能能让李威彻底翻盘。

    不要多,只要打着清除朝中奸邪的旗号,李威手中又有了这个权利,用谋害案载赃,诛杀诸武,甚至连武则天都将她罢废了,李威就能彻底翻盘,武则天一倒,李治就成了瞎子,那么什么权利也控制不起来。

    但李威不想这样去做,有许多变数,再说母亲也不会束手就擒的。

    这就比如下棋,下出了这个有利的局势,不继续下了,咱们就这个有利的机会,做一下让步,大约的兑子吧。

    并且到现在,李威只是谈论国事,也没有提拨任何重臣。

    李威又说道:“不但是此举,而且母后所议武举之事,因为糊名制度,久久不决。这些虽有一些牵连,但皆是利国利民的长久之策。父皇,母后,不如我们三人联手发下诌书,将此两事办妥。”

    说得很通情达理,看到没有,没有多少利益纠纷的好处,让你们两位老人家得去。有了利益纠纷的事,我们三人共同承担。

    武则天狐疑地看着他,说道:“弘儿,本宫不大明白。”

    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李威只好说道:“母后,你看一看。”

    将韦弘机奏折拿了出来。

    这个案子很好查,一抓一审,什么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