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事实……”刘仁轨沉思道。

    若是没有一个强大的第,纵然才华似王勃与骆宾王,也未必能如愿以偿地高中榜上。比如西翀,若不是遇到陛下,纵然他才学再好,想考中进士,也是如同登天一般。

    或者象他自己,立下多大的功劳,多久才进入政治核心?

    “办法还有一个的,”李威站了起来,踱了几步说道:“无论文举或者母后所说的武举,是为了国家吸纳人才的,而不是为权贵提供更多弟子荫进的机会。一是叮嘱考官勿得泄l试题。”

    这一条做得很好的,唐朝举行了几十次的科考,虽然以第在录取进士,但试题从来没有任何官员敢向外泄又道:“二是糊名制。”

    “糊名制?”

    “嗯,就是将举生的姓用糊上,以试卷内容录取,等到结果出来,再将糊去姓名的地方打开,公开榜单。但与文举不同,武举不能着重字迹秀丽与文章流畅,而是着重方略,可以用武将为考官,才能避免更多的弊端。”

    “这个主意好啊,”程务ing大声道。

    不但他认为是好,李义琰与刘仁轨也认为是一个好办法,默然看着李威。

    “是我的一个临时想法,现在不急,还有许多比这更重要的事要立即去做,比如裴郎出征西域。”

    “是。”

    “程将军,你也退吧,既然母后想设立军务监与武举,为了国家,你也可以想一想办法。”

    “喏。”

    看着程务ing退下,李义琰急切地说道:“陛下,为什么要告诉他?”

    太后只是说了军务监与武举,但没有说出大约的具体方略,李威这一说,也没有说具体的做法,可是大方向已经制订好了。根据这个大方向,太后就能立下一件大功。

    “李卿,一切为了国家……”

    “可是……”李义琰话没有说出来,刘仁轨拽了他一下胳膊,道:“李卿,方法是好,可会有许多的麻烦。”

    李义琰猛然会意。

    ……

    程务ing离开了东宫。他身上惊出一身冷汗,虽然有一些军事天赋,但他不是裴炎,身为顶尖的世家子弟,一向清名吏治之名在外,皇帝虽然生气,气到一度用刀架在他脖子上,也拿裴炎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