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无嘴里的辞才落,便闻楼下琵琶弦音颤颤,哀律高泛,就听说书人辞气共着曲声转悲,道:“东亓兵起祸乱至,倥偬难念家中事,白发黑首一别宽,乱教异门多纷扰,九川败走行兵错。魂回梦生念家国,返南川,近见君令抄满门,远闻帝都血漫山,哀怨兮,乱世豪杰杜达钧,一命请天毒灌肠。”言落曲亦止,便闻台下一片唏嘘哀痛。

    说书人亦是动情至深,抬袖一把揩了满脸汗泪,顿心吟道:“初春三月寒缘尽,岁首空愁事无常。淡见千帆云空望,且叹浮生终成狂。”

    说书人退场,门外街道清静了,楼里品茶的人却论言不止,皆叹今日故事的主角一代豪杰却终不得善果,赤诚忠勇,可惜择主不善。

    今日讲的便是沽南冀国的名将——杜睿杜达钧。

    洛蘅一路瞧着说书人走进阁里,似远思着什么。

    卿无胳膊斜倚着栏框,蜷手撑着脑袋,“感兴趣吗?”

    “风华录的本子就算了。”

    卿无斜了他一眼,“正记。”

    “那倒是值得一阅。”

    于是卿无一招手,立在他身后的貌美丫头便跪奉上一册书卷,卿无执来,翻过几页,敞中递给洛蘅,“前面大多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从这里开始,才是关键。”卿无说话的神色很正经,洛蘅看得出,他要谈的是正事。

    洛蘅落眼,当眼第一句便是“北朔挥兵南下,冀临沽则危,适逢亓安侯东征伐桓,朝中无将,杜帅抱病请命,北上平乱……”洛蘅顺着阅下去。

    三十七年前北朔挥兵南下,冀国恰好就临沽水而立,自然水到渠成的就做了北朔伐南的第一个目标。

    当时杜老元帅领兵北进沽水抵挡,然而北朔向来以兵力强横著称,且能一统沽水以北广大领域的强大王国自然也不是什么纸老虎。

    虽然冀国杜氏一脉世代忠烈,猛将辈出,可惜当时杜老元帅花甲之年又是伤病之身,闲养王都时都几近风烛残落,奈何国难当前,只能勉强披甲上阵,结果不出所料,老元帅师出未捷身先死,还没能拿下一场胜仗便战死沽水畔,尸沉江河。

    主帅一死,军队自然溃散,不出三日,北朔便破了冀国国关,直往国都杀来。

    当时的杜达钧尚未成年,杜老元帅又是老年得子,平日里军务繁忙又唯恐亏欠儿子,对杜达钧有求必应却疏于管教,于是就把杜达钧给宠成了一副无法无天的性子——总之当时的杜少帅横看竖看都不是能领兵的料。

    虽然举朝上下都觉得杜达钧带兵不着调,可奈何当时国内猛将没有,怂货一窝,文武百官一听要跟北朔王骑对阵就吓得腿抖,装病的装病,糊涂的糊涂,绕来绕去,终于还是把杜达钧给拱出去了。

    当时冀宁王对杜达钧也没抱多少信心,只期盼杜达钧能拖点时间等着亓安侯来支援,谁料杜达钧兵法奇绝,杀过去第一场临沽城之战便大挫了北朔王军,总算是挡住了势不可挡的敌军——就算只是绊脚石也算是绊住了。

    然后,在满朝文武震惊、国君提心吊胆的关注下,杜达钧一举连败北朔王骑,在没有亓安侯支援的情况下愣是将这支不可一世的大军给逼退了十五里。

    洛蘅看了略略有些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