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那回,关亦笙追问关月聆时,关月聆说过,却对福王赏赐的事十分清楚——这应是除了关府的人,只有大理寺的人知道的事;

    再加上玄夜所杀的目标,很多都是曾经在刑部,大理寺立案,却又销案的疑犯;

    另外,虽然玄夜戴着面具,但关月聆莫名地觉得似乎带着一股熟悉感;

    诸此种种,或许,玄夜的真实身份,便是大理寺的某位吏郎?

    关亦笙觉得关月聆言之有理。

    当初他便奇怪,玄夜怎会比刑部,大理寺的人更擅长查出罪人,若玄夜亦为官吏,这点疑惑便解释得通了。

    因为身为同道中人,有官府为其大开便利之门,查起案来自是得心应手。

    估计是位能力不错——至少,不逊色于他左少卿的吏郎,所以仲秋过后,他回大理寺后便密切关注起了大理寺的同僚。

    然根据关月聆的描述,排除了大部分吏郎:

    其一:玄夜该是为年轻郎君,介于十七到二十五岁,身段约莫七尺四寸;

    其二:玄夜武艺不错,轻功了得;

    其三:玄夜风流倜傥,性格开朗;

    其四:玄夜容貌俊美,笑容更是灿若桃花。

    关亦笙查来查去,卡壳儿了。

    像聆儿如此描述,大理寺二十五岁以下年轻有为的吏郎,要有武艺轻功,性格爽朗,还容貌俊美,唯他吻合玄夜的条件!

    妥妥的除了自己不作第二人选啊!

    他是玄夜么?他堂堂左少卿怎么可能是玄夜呢?

    此路不通!

    关亦笙拿着关月聆绘制的玄夜的人像画给了文无叙,把这四个条件告诉了他,让他帮忙在刑部或大理寺甚至三都尉排查寻找嫌疑人选。

    文无叙听他说着在大理寺内部排查玄夜嫌疑的吏郎,看着那栩栩如生的人像画,眼里闪过了一丝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