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赶集(2/5)
孙梅英抱着小苗下了车。
邮电所很小,只有一间屋子,一个木质柜台。一位穿着绿色制服的办事员坐在柜台后面,“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
“同志,俺取钱。”孙梅英掏出汇款单,递上去。
办事员核对后,递过来一张单子。
“老乡,在这里签名,盖章。”
孙梅英在单子上签了名,盖上了一枚小小的印章。这是取钱必须的,还是江同志给出的点子,说刻上一枚印章留着,防止旁人取走了。
“老乡,一共十万块,你点点。”
办事员递过来一沓纸币,都是五千面额的。
孙梅英接过来,一张一张地数着。随后,用布一层一层地裹好,藏在褂子的暗兜里。田小苗站在一旁,眼睛滴溜溜地转着,生怕人家瞅见了。
出了邮电所,孙梅英松了口气。
“小苗,咱们去集上换东西。”
到了集市上,摊位一个挨着一个,热闹非凡。
孙梅英扯着小苗,找到驴车。田秋山正抖搂着一块狐狸皮,大声吆喝着:“快来瞧一瞧啊,正宗的火山狐,晚了就没了!”
押车的民兵们也忙着换东西,说价钱。
解放后,市面上流通的是人民币,老乡们也使铜板和银元,跟纸票子混着用。还有的图方便,就拿着山货直接换东西,只要谈拢了就行。
孙梅英家没什么山货,就带了一篮子柿饼子。
山里的柿饼子很有名,又甜又软和,嚼起来还筋斗。田小苗见秋山大伯喊得起劲儿,也学着吆喝:“柿饼子,柿饼子,又甜又软和,可好吃了!”
喊了一阵子,就有人过来询价。
“老乡,多少钱一斤啊?”
“一千块(一毛钱)一斤。”
邮电所很小,只有一间屋子,一个木质柜台。一位穿着绿色制服的办事员坐在柜台后面,“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
“同志,俺取钱。”孙梅英掏出汇款单,递上去。
办事员核对后,递过来一张单子。
“老乡,在这里签名,盖章。”
孙梅英在单子上签了名,盖上了一枚小小的印章。这是取钱必须的,还是江同志给出的点子,说刻上一枚印章留着,防止旁人取走了。
“老乡,一共十万块,你点点。”
办事员递过来一沓纸币,都是五千面额的。
孙梅英接过来,一张一张地数着。随后,用布一层一层地裹好,藏在褂子的暗兜里。田小苗站在一旁,眼睛滴溜溜地转着,生怕人家瞅见了。
出了邮电所,孙梅英松了口气。
“小苗,咱们去集上换东西。”
到了集市上,摊位一个挨着一个,热闹非凡。
孙梅英扯着小苗,找到驴车。田秋山正抖搂着一块狐狸皮,大声吆喝着:“快来瞧一瞧啊,正宗的火山狐,晚了就没了!”
押车的民兵们也忙着换东西,说价钱。
解放后,市面上流通的是人民币,老乡们也使铜板和银元,跟纸票子混着用。还有的图方便,就拿着山货直接换东西,只要谈拢了就行。
孙梅英家没什么山货,就带了一篮子柿饼子。
山里的柿饼子很有名,又甜又软和,嚼起来还筋斗。田小苗见秋山大伯喊得起劲儿,也学着吆喝:“柿饼子,柿饼子,又甜又软和,可好吃了!”
喊了一阵子,就有人过来询价。
“老乡,多少钱一斤啊?”
“一千块(一毛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