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他让一个门子去请县丞刘遵和,主簿郑时新,典史魏崑岗。

    连在堂上坐着的巡检邓升,睢宁就是这五个朝廷命官了。

    当然,以后会加上杨河一个。

    很快,县丞刘遵和,主簿郑时新,典史魏崑岗前来,毕竟都是居在县衙内,各有署廨。

    刘遵和五十多岁,官秩正八品,在睢宁仅次知县之下,县丞中的“丞”,也代表他的尴尬与地位。

    就跟皇帝与丞相之间的矛盾,不可缺乏,又充满明争暗斗,皇帝势弱,他们强势,皇帝强势,他们……

    看刘遵和进来面无表情的样子,就知道这个县丞在睢宁过得并不安乐。

    主簿郑时新年在四十多岁,一个面色白晰的中年人,举止中,以知县高岐凤马首是瞻,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他是知县的佐贰官,别称“书记”,其秩为正九品,主管全县户籍、文书办理事物,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分管,管河防河。

    本来他还兼任练总之职,显然的,这个分管职务如同虚设。

    最后是典史魏崑岗,品秩未入流。

    典史一般掌管缉捕、监狱等职,和典吏虽只差一横,却是两种不同的生物。

    典史是官,虽不入流,也是朝廷命官,一县只有一个典史。

    典吏是吏,每县典吏最少十几个,二者地位可谓天差地远。

    杨河看了这魏典史一眼,四十多岁,漫不经心的脸上透着一股狠戾。

    此时典史多是如此,杨河看一眼就不以为意,中国几千年历史,最出名的典史就是阎应元阎典史了,眼前这典史,显然只是泛泛之辈,不值关注。

    几个官员进来拜见县尊,个个施礼不跪,他们与邓升不同,毕竟巡检是武职。

    高岐凤为他们介绍杨河,又说了练总之事,三个官员毫不意外,他们礼节性的表示祝贺与欢迎,然后刘遵和鼻观口口观心的沉默,只暗地里对杨河偷偷打量。

    魏崑岗懒洋洋的喝茶,偶尔瞟杨河一眼。

    只有主簿郑时新神情会亲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