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轻歌觉得,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的同时,日后孩子长大了,再看回来也别有一番感受。

    小世子看过不少书,这些书都比较简单,字也写过不少,但是认字依旧是有限的,他也从来未曾写过文段。

    写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其实还是有些吃力的。

    但是,他虽然沉静如雪,却是个不耻下问的人,记录的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字就问慕轻歌,不懂得怎么去描述的场景,也会去请教,如此磕磕碰碰,倒也能写个大概了。

    自己儿子在写的时候,慕轻歌便在一旁给儿子画画像。

    儿子写完,她拿过来一看,笑着评价:“不错,有三四年级的作文水平了。”

    “三四年级?”

    小世子知道是赞美,但听到不懂的词,好奇的问:“母妃,那是什么?”

    “嗯……”

    慕轻歌摸着下巴,思忖着给了一个答案:“比如一个人六七岁开始上书塾,三四年级就是大概上了三四年书塾的意思。”

    小世子听懂了,小脸蛋泛红,“母妃过誉了,湛儿才算是刚开始写叙述,写得不好。”

    “已经很好啦,湛儿才六岁呀。”

    而且自己儿子写出来的字,可比那些小学生端正漂亮多了。

    这么想着,她问:“湛儿,何时开始启蒙的?”

    小世子想了想,一本正经答道:“父王四岁就开始教湛儿认字了。更小的时候,嬷嬷奶娘她们说,父王每天都抱着我看各种书和账本,也会给我看画集,她们说湛儿应当又耳传目染,不过我没有任何印象。”

    慕轻歌听着,脑海里浮现了容珏一边处理事务一边抱着孩子轻哄的画面,心头一热,忽然也很想容珏了。

    这些年,她真的错过了好多。

    那样的画面,应该有一个她才是。

    如果这些年她在,容湛在西厢处理事务,她会让人将西厢所有地方都铺上软毯,湛儿会由她带着,几个月的时候由她抱着逗着玩,抱累了给容珏接着抱。

    再大一些的时候,她会和容湛会一左一右的亲自扶着湛儿,教他一步步的学走路,从磕磕碰碰到步履坚定;他们也会一起教他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话,见证他从牙牙学语到口齿清晰,从嘤嘤小语到嫩嫩奶音,听着他各种阶段的叫着父王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