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吉早就习惯了他这两年来以雷厉风行来掩饰对于自己的无礼,以及用不断地立功作势,来掩盖他心中对于自己的仇恨。

    “到底还是个孩子啊!不对,快弱冠了,也不小了!这两年他的进步很快,父汗驾崩之后放眼大金,除朕之外也就只有大兄阿善,才能对之略加制衡了。豪格比他小几年,然而就算是到了他的年纪,也不见得能够攀上他的高度啊!”

    黄台吉盯着他的背影陷入沉思,心中不无忧虑。

    别看多尔衮在大政殿里装得轻松自若,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走出大政殿迈下台阶,脱离黄台吉的目光注视之后,他是如何狂松一口气的。

    用汗出如浆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每次回到府中之后,他更会大吃一顿,然后大睡一觉,来弥补心力的消耗。

    没错,这兄弟两人看似和睦,言语之中也并无多少冲突。

    然而其中的森然,其中的仇恨,其中的绵里藏针,唯有他兄弟二人才能体会。

    这种状态和天启重真谈笑用兵、议政的关系,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黄台吉自然知道自己与多尔衮的关系,明面上看有多么微妙,暗中就有多少紧张。剑拔弩张,他有时候真的很佩服明国汉人的智慧。

    简单的几个字拼凑成一个成语,便能将一些错综复杂的情境解释得很清楚。

    想了许久,黄台吉也无法想出不用多尔衮,甚至如莽古泰阿敏那般逐步远离,逐步剥夺权利的妙计与理由来。

    一来,大金除了自己与阿善之外,猛将极多,却唯独多尔衮能够担当大帅。

    二来,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人,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之上,十分团结。

    不像阿敏,便连与之同出舒尔哈齐一脉的济尔哈朗,都置身事外。莽古泰倒是有阿善照拂提点,然而鲁莽冲动,黄台吉只需略施手段,便可手到擒来。

    三来,黄台吉内心当中超越奴酋的渴望无比强烈。因此才将年号定为“天聪”,除了与天启形成针锋相对之后,也是在暗示后天的聪慧比先天的命运更加重要。

    抛开人格魅力,黄台吉有着青出于蓝的趋势。

    至少乱糟糟的后金汗国经他之手,短短两年便已建立起了最基本的秩序。

    那是一种十分森严的等级制度,无形,有质。

    但是黄台吉的内心,也仍是十分笃信“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