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破国灭之痛,如剜肉剔骨。”苍绯的声音与手都在剧烈地颤抖,双手颓然落下,仰头看着天:“我若苟延残喘于此,不报家仇、不理国难,岂非不忠不孝!”
“殿下是想要忠孝两全?”殷逸川冷声道:“东阴君上之所以一再鱼传尺素与南阴君上,并派谢大人亲自将手书交与度尘君,就是为了能确保殿下可安然来到浮壁。而你如今不管不顾,自行要回去
送死,将令尊的期盼当做耳旁风,不计较此举可能葬送苍氏王族最后的血脉,这才是对鬼门关、对苍氏、对你死去的爹最大的不忠不孝!”
“你!”苍绯惊怒,作势欲再次举起双绛。
殷逸川却不给她辩解的机会,继续道:“殿下若肯留下来,借南阴鬼帝之力,精心筹谋,日后一举夺回鬼门关,为父报仇,这才是东阴鬼门关苍氏之后该做的打算,不是吗?”
“借南阴鬼帝之力?”苍绯发出一声嘲讽的冷笑:“殷逸川,你是瞎了还是聋了?那心斋殿上的酒池你未看到吗?那纵情声色歌舞,与朝中大臣白日宣**的场景你全然忘了?他桑迟是个什么样的鬼帝,你难道看不出?你以为他当真是为了保护我和兄长吗?他不过是暂且安抚,待我们放下戒心,便会将我与兄长交予酆都,以求自保。他怎么会为了我鬼门关,而毁了浮壁如今的安稳?”
“看来……殿下出逃,并非全然是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愚蠢之举啊。”殷逸川笑笑,没想到这小丫头的头脑还是清楚的:“殿下是不相信南阴君上会出手相助,才去搬救兵的。”
“桑迟虽与我父君是故交,但这个世道,兄弟阋墙父子相残的事情还少吗?”苍绯冷然道:“我能指望他一个‘故交’来为我鬼门关拼命吗?”
“若只是故交,自然不可尽信。这普天下的交情,多是交易罢了,利聚而来利尽而散。”殷逸川话锋一转:“但若是那桑迟与殿下……同仇敌忾呢?”
听到这话,苍绯一愣,疑惑地看向殷逸川。
“殿下可还记得,初入坐忘宫时,心斋殿前,那残破不堪的石塑孟极?”殷逸川嘴角勾起一个笑:“猛兽被欺侮至此,并非猛兽无能,而是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磨砺爪牙,以待来日。”
此言方落,身旁的蔚执风手突然覆上殷逸川的腰,做保护姿态。
殷逸川下意识地回头,骤然听到一个声音从结界之外传来:
“殷公子好眼力!”
殷逸川心下一惊,立即转过身,只见琴师烛溪正从门外缓步走进来,颇为赞赏的目光看向他。
“琴师!”殷逸川立刻低头作揖。
“度尘君,二位殿下,殷公子,秦公子。”烛溪对着在场诸位一一作揖,接着对殷逸川笑道:“殷公子之才智,真是让在下羡煞啊,不过才入我坐忘宫两日,便可看清我主之忍辱负重。此才智心思,远胜过那浮壁朝堂之上与君上日日相见的衮衮诸公啊。”
“琴师谬赞,逸川愧不敢当。”见烛溪那笑里分明藏着刀,殷逸川心下一沉,拱手道:“逸川妄不敢揣度君上心思,方才只是胡言乱语。不知琴师驾到,竟叫误听了去,还请琴师切莫将我今日之胡言告知君上!”
“殷公子过谦了。”烛溪上前握住殷逸川的手,压低声音笑盈盈道:“公子想收敛锋芒、明哲保身之心,我懂得。只是当下正值乱世,人才难得,君上求贤若渴,公子此时想收回前言,可是对君上有所不满,不愿效力浮壁啊?”
听到这话,殷逸川脸色一白,立刻双膝跪地:“逸川万不敢!”
“殿下是想要忠孝两全?”殷逸川冷声道:“东阴君上之所以一再鱼传尺素与南阴君上,并派谢大人亲自将手书交与度尘君,就是为了能确保殿下可安然来到浮壁。而你如今不管不顾,自行要回去
送死,将令尊的期盼当做耳旁风,不计较此举可能葬送苍氏王族最后的血脉,这才是对鬼门关、对苍氏、对你死去的爹最大的不忠不孝!”
“你!”苍绯惊怒,作势欲再次举起双绛。
殷逸川却不给她辩解的机会,继续道:“殿下若肯留下来,借南阴鬼帝之力,精心筹谋,日后一举夺回鬼门关,为父报仇,这才是东阴鬼门关苍氏之后该做的打算,不是吗?”
“借南阴鬼帝之力?”苍绯发出一声嘲讽的冷笑:“殷逸川,你是瞎了还是聋了?那心斋殿上的酒池你未看到吗?那纵情声色歌舞,与朝中大臣白日宣**的场景你全然忘了?他桑迟是个什么样的鬼帝,你难道看不出?你以为他当真是为了保护我和兄长吗?他不过是暂且安抚,待我们放下戒心,便会将我与兄长交予酆都,以求自保。他怎么会为了我鬼门关,而毁了浮壁如今的安稳?”
“看来……殿下出逃,并非全然是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愚蠢之举啊。”殷逸川笑笑,没想到这小丫头的头脑还是清楚的:“殿下是不相信南阴君上会出手相助,才去搬救兵的。”
“桑迟虽与我父君是故交,但这个世道,兄弟阋墙父子相残的事情还少吗?”苍绯冷然道:“我能指望他一个‘故交’来为我鬼门关拼命吗?”
“若只是故交,自然不可尽信。这普天下的交情,多是交易罢了,利聚而来利尽而散。”殷逸川话锋一转:“但若是那桑迟与殿下……同仇敌忾呢?”
听到这话,苍绯一愣,疑惑地看向殷逸川。
“殿下可还记得,初入坐忘宫时,心斋殿前,那残破不堪的石塑孟极?”殷逸川嘴角勾起一个笑:“猛兽被欺侮至此,并非猛兽无能,而是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磨砺爪牙,以待来日。”
此言方落,身旁的蔚执风手突然覆上殷逸川的腰,做保护姿态。
殷逸川下意识地回头,骤然听到一个声音从结界之外传来:
“殷公子好眼力!”
殷逸川心下一惊,立即转过身,只见琴师烛溪正从门外缓步走进来,颇为赞赏的目光看向他。
“琴师!”殷逸川立刻低头作揖。
“度尘君,二位殿下,殷公子,秦公子。”烛溪对着在场诸位一一作揖,接着对殷逸川笑道:“殷公子之才智,真是让在下羡煞啊,不过才入我坐忘宫两日,便可看清我主之忍辱负重。此才智心思,远胜过那浮壁朝堂之上与君上日日相见的衮衮诸公啊。”
“琴师谬赞,逸川愧不敢当。”见烛溪那笑里分明藏着刀,殷逸川心下一沉,拱手道:“逸川妄不敢揣度君上心思,方才只是胡言乱语。不知琴师驾到,竟叫误听了去,还请琴师切莫将我今日之胡言告知君上!”
“殷公子过谦了。”烛溪上前握住殷逸川的手,压低声音笑盈盈道:“公子想收敛锋芒、明哲保身之心,我懂得。只是当下正值乱世,人才难得,君上求贤若渴,公子此时想收回前言,可是对君上有所不满,不愿效力浮壁啊?”
听到这话,殷逸川脸色一白,立刻双膝跪地:“逸川万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