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局长道:“同志们,县里就业压力太大了,领导们都知道我们物资局效益好、吃香,一直在要求我们招工。

    我看这样,今下午我们就上报五十个招工计划,三十人安排在液压元件厂,二十人就按照我们开会研究决定的单位安排工作。”

    “嗯!这样安排好得很,我们局这回肯定露脸了,今年的先进集体跑不了。”

    “我们局出这么大的力,仅仅拿个先进集体可不行,至少得给些实惠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同志。”

    办公室主任刘胜利心领神会,道:“秦局长,我今下午就跑人事局,保证三内把黄道舟同志的副科级职务敲定!”

    秦局长装出吃惊的样子道:“

    啊?这不是党委会早就通过的事吗?怎么到现在还没办好?”

    刘胜利解释道:“手续繁琐,我来来回回跑了十几趟,总算差不多了!”

    “刘主任,你再负责一件事,老黄家四个农村户口呢,他为咱们局、咱们县作出这么大的贡献,完全可以考虑解决他的家属、子女的户口问题呀!”

    “报告秦局长,是有这样的政策,黄道舟能够为咱们县解决三十个工作岗位,够格享受政策优待。

    我接下来就跑跑看,多了不敢,但是能够保证一个月内跑来一个农转非的户口指标。”

    秦局长严肃道:“就这么定了,以一个月为限,为黄道舟家解决一个定量户口。”

    刘胜利大声道:“保证完成任务。”

    薛书记笑道:“你能否完成任务好像必须建立在黄厂长能够妥善安置三十个待业青年的前提下呀!”

    刘胜利“嘿嘿!”一笑,道:“我认为安置三十个待业青年对于黄厂长来菜一碟!”

    钱普义奇怪道:“你对老黄这么有信心?”

    “呵呵!液压元件厂的合同我都看了,明全力牌水龙头、阀门的销路已经打开。

    以后我都能找关系帮着黄厂长拿下几万块钱的合同!当然不担心他安排不下三十个待业青年。”

    秦局长来了兴趣问道:“这话怎讲?”

    “我看了那些合同,发现都是跟各县、市的水厂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