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美你不知道箱根温泉?”光彦惊讶。“那可是温泉之乡啊!”
“能详细介绍一下吗?”灰原哀歪了歪头,看向千羽。“我不了解这个。”
“嗯。。。”千羽沉思片刻。“箱根属于富士山景区的一部分,坐落在神奈川县西南。主要景点有箱根七汤——明治天皇时期民间最著名的七个箱根地区的温泉——和箱根八里等等。”
“那边还有一种很美味的美食哦!”阿笠博士笑眯眯地说道。
“美食?”这下连千羽也惊讶地看向了他。
“延寿七年的黑玉子啊!传说中吃一颗就能延寿七年的黑鸡蛋!”柯南提醒道。“这可是大涌谷特产啊!”
“我之前知道黑玉子,但不知道黑玉子是这里的东西。。。”千羽耸肩。“话说,我记得因为黑玉子是由温泉蒸煮而成,所以蛋黄要比普通鸡蛋更加美味?”
“是的,”阿笠博士点了点头。“我们去的那个湖望旅馆就在涌谷附近,我记得没错的话应该也有一眼能蒸煮黑玉子的小温泉,我们或许能在那里直接买一些品尝一下。。。我突然想起了一个谜语,大家猜一下怎么样?”
“?”所有人都看向阿笠博士。
“上面是洪水,下面是火灾,谜底是什么呢?”阿笠博士给出了问题。
“额。。。”千羽和柯南都在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博士,这个会不会太简单了?”
“是温泉!”元太、步美和光彦都在第一时间给出了答案。
“那火灾不太贴切吧?”灰原哀歪头。“温泉大多都是地下岩浆加热流水产生的,可是地下岩浆和火焰有什么关系?”
“但是看着很类似啊。”千羽撇了撇嘴。“虽然确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岩浆和火没有关系吗?”副驾驶座位上的元太回过头来,好奇地问道。
“岩浆主要由硅酸盐和金属氧化物的熔融物组成,本身都是固体,和火焰完无关。”灰原哀淡淡道。
“可是熔岩是火红的啊!”步美提问。“那不是火焰吗?如果没有火焰,又怎么会有那种颜色呢?”
“岩浆本身在不同温度下的颜色就是不一样的啊。。。”千羽摊手。“475度以上就会显现出红色;550度以上就有暗红色;700度以上亮红色;900度以上橙色;1090度以上金黄色;而在1150度以上的岩浆就会呈现白色。理论上如果温度更高的话还会出现蓝色甚至紫色岩浆——不过那种在常压下温度能达到1875摄氏度的岩浆早就已经消失了,只剩下科马提岩这样的遗迹还能证明它存在过。”
“为什么早就消失了?”步美问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地幔在冷却,只有几十亿年前的岩浆才能在常压下达到那样的温度并形成科马提岩。现在同样的过程中,只能形成冷很多的镁岩。(国内翻译为苦橄岩,但是这个词本身来自于日语的“镁”也就是kaodao,所以在日本的本故事选择尊重日语原意义)”(wiki数据显示科马提岩岩浆的温度是1600摄氏度,但是1989年CabellI·H的论文表示科马提岩浆在0.99倍大气压的情况下的温度为1875度,千羽那个时代能接触到的最尖端资料就是cabellI·H的了,所以以此为准。另外,根据Cabell的同一篇论文,苦橄岩的温度是1425摄氏度。)
“能详细介绍一下吗?”灰原哀歪了歪头,看向千羽。“我不了解这个。”
“嗯。。。”千羽沉思片刻。“箱根属于富士山景区的一部分,坐落在神奈川县西南。主要景点有箱根七汤——明治天皇时期民间最著名的七个箱根地区的温泉——和箱根八里等等。”
“那边还有一种很美味的美食哦!”阿笠博士笑眯眯地说道。
“美食?”这下连千羽也惊讶地看向了他。
“延寿七年的黑玉子啊!传说中吃一颗就能延寿七年的黑鸡蛋!”柯南提醒道。“这可是大涌谷特产啊!”
“我之前知道黑玉子,但不知道黑玉子是这里的东西。。。”千羽耸肩。“话说,我记得因为黑玉子是由温泉蒸煮而成,所以蛋黄要比普通鸡蛋更加美味?”
“是的,”阿笠博士点了点头。“我们去的那个湖望旅馆就在涌谷附近,我记得没错的话应该也有一眼能蒸煮黑玉子的小温泉,我们或许能在那里直接买一些品尝一下。。。我突然想起了一个谜语,大家猜一下怎么样?”
“?”所有人都看向阿笠博士。
“上面是洪水,下面是火灾,谜底是什么呢?”阿笠博士给出了问题。
“额。。。”千羽和柯南都在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博士,这个会不会太简单了?”
“是温泉!”元太、步美和光彦都在第一时间给出了答案。
“那火灾不太贴切吧?”灰原哀歪头。“温泉大多都是地下岩浆加热流水产生的,可是地下岩浆和火焰有什么关系?”
“但是看着很类似啊。”千羽撇了撇嘴。“虽然确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岩浆和火没有关系吗?”副驾驶座位上的元太回过头来,好奇地问道。
“岩浆主要由硅酸盐和金属氧化物的熔融物组成,本身都是固体,和火焰完无关。”灰原哀淡淡道。
“可是熔岩是火红的啊!”步美提问。“那不是火焰吗?如果没有火焰,又怎么会有那种颜色呢?”
“岩浆本身在不同温度下的颜色就是不一样的啊。。。”千羽摊手。“475度以上就会显现出红色;550度以上就有暗红色;700度以上亮红色;900度以上橙色;1090度以上金黄色;而在1150度以上的岩浆就会呈现白色。理论上如果温度更高的话还会出现蓝色甚至紫色岩浆——不过那种在常压下温度能达到1875摄氏度的岩浆早就已经消失了,只剩下科马提岩这样的遗迹还能证明它存在过。”
“为什么早就消失了?”步美问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地幔在冷却,只有几十亿年前的岩浆才能在常压下达到那样的温度并形成科马提岩。现在同样的过程中,只能形成冷很多的镁岩。(国内翻译为苦橄岩,但是这个词本身来自于日语的“镁”也就是kaodao,所以在日本的本故事选择尊重日语原意义)”(wiki数据显示科马提岩岩浆的温度是1600摄氏度,但是1989年CabellI·H的论文表示科马提岩浆在0.99倍大气压的情况下的温度为1875度,千羽那个时代能接触到的最尖端资料就是cabellI·H的了,所以以此为准。另外,根据Cabell的同一篇论文,苦橄岩的温度是1425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