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华仲贤大大低估了倭寇的能力。

    要知道,这是一起内外勾结的战乱。倭寇当中可不仅仅只有日本人,还有一些是大明的流民,人数还不占少数。

    结果可想而知,官军大败。

    此时,太子朱厚照已经回到了南京。福建方面想要捂,那是捂不住的。

    太子朱厚照生气,不是因为官军大败,而是因为福建方面擅自行动,计划矛盾,出现问题不上报。

    倭寇之乱早在元末就以存在。

    当时,日本实行海禁政策。一些日本商人为了获得中国的商品,就私自前往大明的浙江、福建沿海地区做生意。

    明朝建立之初,张士诚占据江浙地区,他还与倭寇、本国走私商们合作,从事走私。

    倭寇就一直这么存在着。不过都是小打小闹,到了嘉靖年间,海防废弛,倭寇达到了顶峰。

    直到嘉靖朝后期,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平定了倭寇之乱。

    出现倭寇之乱,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太子朱厚照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解除海禁,进行国与国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无疑让正常的贸易处于不合法的状态。

    虽然有朝贡贸易和民间走私两个渠道,可是也是杯水车薪,而且不伦不类。

    可是要想解除海禁,以目前的形势,无疑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朝廷当中存在着两大主力,一个就是严格遵守祖训的那一派,还有一个则是江南走私集团在朝廷当中的代言人们。

    对于严守祖训那一派,太子朱厚照认为他们是冥顽不化。不懂得时代的不同,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

    而那批江南走私集团的代言人,无疑就是一群为走私集团摇旗呐喊的走狗。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与走私集团相勾结。将国家利益抛之脑后。比另一派更可恶。

    在太子朱厚照看来,华仲贤的想法没有错,只是采取的办法欠妥。

    直接将海禁状态下的两条贸易渠道都给堵住了。这些人能不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