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辙的稍微一点小举动,都有可能被双方背後的媒T盯上。市教育频道的人肯定要抓他把柄,省教育报的人则要尽量给他鼓吹。

    这是一柄双刃剑,如果顾辙做得不好,他的坏处会被放大。但如果他做得好,优点也会被放大。

    ……

    知道如何分别应对省市媒T後,顾辙的後续问答就变得愈发游刃有余了。

    他继续说道:“胡记者,你的第二个问题,关於奖学金的条件,我不知道您为什麽会觉得这里面存在不公。评选条例说得很清楚,看的是综合表现分,而不是单一的考试得分。

    你来之前,有了解过这个综合表现分的算法、有哪些结分项吗?了解过我个人有哪些成绩吗?我最近考试成绩差,只是我对於基础课不求甚解、观其大略,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胡茜听到这儿,还在酝酿和组织语句,她也不想给顾辙太多装b的机会。

    但是没办法,还有一个跟她立场相反的陈丹呢,她是省教育报的,怎可可能放过这个捧哏的机会,连忙配合地追问:

    “那麽,顾同学,能说说你最近有什麽其他方面的成绩麽?”

    顾辙对陈丹投去一个转瞬即逝的感激目光,随後用谦虚的语气说道:“你们不知道也不奇怪,我最近提出了一个材料化学领域的课题,也是跟我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有关的。

    但是我很快发现,在最初的行业技术短板综述调研方面,我无法一个人驾驭,所以後来又请教了本校的郑健郑教授。得到了他非常多的帮助,才帮我完成了起步阶段。

    目前,我已经有一篇第二作者的论文,被《东海大学学报-英文A辑》的11月刊刊载了,可能你们圈外人,暂时还没法拿到刚要发售的刊物,所以不了解。

    另外,我还有两篇後续论文,也在12月刊被预审通过了,目前还在走後续流程。凭这些学术成果加分,目前看来,我的综合考评在全年级排进前5%绰绰有余。”

    那些记者显然来之前是不知道这个消息的,谁让顾辙这个成绩也是刚出呢——甚至院里帮他挡了两三天、特地拖到今天才让他接受采访,就是因为今天才有证据。

    果不其然,顾辙刚说完“你们还拿不到期刊”,旁边院学工处的刘处长立刻主动拿出一本新鲜出炉刚刚到手的期刊,帮顾辙说道:

    “小顾没说错,这就是我校学报A辑的11月刊,你们可以翻到第45页看一下。”

    此言一出,胡茜也不得不服,而陈丹则是饶有兴致地帮着捧哏:“是麽?刘处长,这个期刊含金量如何?我看都是英文的,除了署名我们也看不懂内容啊。”

    她也不懂学术,居然用了“含金量”这种庸俗的词汇来形容学术期刊。

    不过刘处长也不介意,继续帮着背书:

    “我们《东海大学学报》的英文A辑,去年的SCI影响因子是0.35。可以这麽说,我校硕士研究生在这上面发两篇第一作者,就可以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