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用了整整两个小时来听西奥🍕🇻﹒威格尔的汇报并与他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因为这件事🁌🄛的发展🏨🜧已经与他的初衷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他最初的设想中,谭振华和他旗下的“恒🄧⛢隆银行”与🃺🜶🆬其他那些国际金融机构🅎🅚🇃并没有什么不同,西汉斯以政府名义向其贷款,支付利息,然后再以政府的财政收入偿还,虽然利息较低,但因为西汉斯政府一贯以来以稳健著称,国家财政长期保持盈余状态,其国际信用相当良好,所以这种贷款还是有很多金融机构愿意做的。

    而谭振华提出的方案明显将对整个西汉斯执行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却是科尔正准备要有所大动作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打算拿出去交换的一个重要条件。

    就像之前说过的,两汉斯要实现统一,光东西两个汉斯有意愿是绝对不够的,这件事还必须得到另外4个主🊞👛要国家的首肯,或者至少不反对。

    米🉳国人和苏俄人那边的条件都已经谈得差不多了,现在需要解决的重点其实是汉斯在欧洲⛘🚩🖂的两个邻居大国,而货币政策🀛就是汉斯准备拿出来打动其中一个的底牌。

    具体来说,就是高卢。

    二战之后,因为🃋🖌👊汉斯的分裂,欧洲大陆事实上的大国就只剩下了一个,也就是联合国五常之一的高卢。

    在高卢国内,“戴高乐主义”🙤是最主流的思想,这个思想最🐀重要的一条核心内容就是追求欧洲在防务、经济、政治上的独立。也正是基于此,1950年,高卢外长罗贝尔·舒曼建议把高卢🏟和西汉斯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领导之下;1951年4月18日,高卢、联邦汉斯、意大力、荷栏、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决定建立煤钢的共同市场,1952年7月25日该条约生效;1957年3月25日,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六国又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至此,“欧共体”正式诞生🍙🈡,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由此可🆙🏾见,高卢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首倡者和最积极的推进者。

    “欧共体”发展到了现在,已经囊括了西欧主要🁵🊊🎨12个工业国加盟,其中不列颠于19🛛🝈73年加入。对于这个国家的加入,当初高卢人还持有激烈的反对意见,毕竟戴高乐总统曾经毫无遮拦地公开宣称过“不列颠就是米国佬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么,🅺高卢人对不列颠一贯实行的所谓“欧洲大陆平衡政策”非常了解,知道这就是一个来拆台的搅屎棍,所以原本是不想带他玩的,但怎奈外部各种压力过大,最后还是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而到了1987年的7月1日,欧洲单一法案生效,这标志着欧洲的政治统一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政治和经济当然密不可分,事实上政治统一也是为了经济能更好地统一,可经济🏛🚰统🆏一这道题做起🙗🊟来就太难了。

    这不但要求12国要拆除联盟内所有的关税壁垒,实行统一的贸易政策、结算体系,还需要💚💝解🗋决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毕竟欧洲12国也有大小、经济发展也有好坏、产业布局也有互相竞争不是?

    这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欧洲12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这对于欧洲共同市场其实是非常要命的一个缺陷——在一个共同市场里,却有12种货币,彼此之☡🀺🁵间的实时汇率换算就足够交易🞮🗝人员头痛的了。

    所以,统一这12国的货币🍙🈡,势在必行——但这就是问题所在👽🎑,货币发行权可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权利之一🊞👛,也是一国政府调控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哪个国家肯轻易放弃啊?

    于是这件事必然🃋🖌👊要经过一系列艰苦而冗长的谈判,而在所有国家发行的货币中,高卢法郎、不列颠英镑以及西汉斯马克显然因为其在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经济👋🇖😧版图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而成为了必须摆平的重中之🁈重。

    高卢人自是不必说的,“欧共体”的设想原本最初🅛🇑就是他们首倡,当然也是最坚定不移的路线执行者,所以高卢法郎无需多谈,投的必然是赞成票;不列颠人向来首鼠两端,英镑大概率不会加入这个货币统一组织,不加入就不加入吧,反正你地处离岛,政治经济军事都自成一脉,更是米国人的铁杆盟友,你别来捣乱就好,那么就剩下了西汉斯💎马克。

    而这,就是科尔准备拿来说服高卢人不要对两汉🁵🊊🎨斯统一投反对票的最终交易条件——他准备完全放弃西汉斯🊞👛马克,🁉干净彻底地加入欧洲统一货币计划!